跃上“绿色转型”这匹奔驰的骏马,发展动力越来越足。全市114个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入选国家绿色制造名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6%;市域内钢铁产能压减到1500万吨左右,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40%以上。
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74%,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60万吨,自发电率达到70%以上……几行数字背后,蕴含的是新天钢钢铁集团旗下天钢公司的环保答卷。
新天钢钢铁集团混改以来,既改出了碧水蓝天,又改出了经济效益。集团党委书记景悦介绍,混改一年来,新天钢集团铁产量、钢产量、总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3%、30%、75%,吨钢费用降低1384元,一举扭亏为盈,挤进天津民企营收前三甲、全国民企500强。
感同身受的还有另一家天津知名钢铁企业荣程集团。
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柴树满亮出了一份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的“成绩单”。集团建立了水资源循环,实现污水零排放,同时,全年光伏绿色能源发电达到1亿度,余热回收为城镇居民供暖超150万平方米。
绿色发展并不意味着不求回报。“就拿去年1至9月份数据来看,全集团工业产值同比增长40%以上。”柴树满说。
2021年9月,天津市审议通过了《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自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立法主旨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彰显出天津市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与信心。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周胜昔说,随着发展空间的腾挪,天津将持续不断加快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发展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引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新动能底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