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北京冬奥会赛事转播实现“质”“量”双升
http://www.CRNTT.com   2022-02-11 10:11:27


  中评社北京2月11日电/据科技日报报道,北京冬奥会开赛至今,世界观众通过大小荧屏看到许多动人的故事:年近五旬八次征战冬奥会的德国老将佩希施泰因,用行动诠释着“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战胜癌症重回巅峰的加拿大选手帕罗特赛后抒怀——“我在享受赛场”;首登冬奥会就拼下银牌的中国小将苏翊鸣赛后感慨“能与顶级运动员竞技很开心”……这些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也通过转播实时传送到世界各地。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北京冬奥会无法大规模组织观众现场观赛,奥运赛事的转播和精彩瞬间的呈现显得尤为重要。在2月10日国际奥组委、北京冬奥组委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介绍,北京冬奥会开赛第四天就成为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我们确定北京冬奥会的转播目标一定会实现,并且在社交媒体上也会超过我们的预计。”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说。

  5G+8K,创新北京冬奥会赛事转播

  在百年奥运史上,冬奥会的首次电视直播是在1957年。那时意大利北部城市科尔蒂纳丹佩佐举办第七届冬奥会,世界范围的观众首次有机会通过电视直播目睹数百名冬奥会运动员的比赛风采。

  来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奥运赛事转播已走过半个多世纪,转播技术还在不断出新。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表示,北京冬奥会期间,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将为持权转播商提供超过6000多小时的内容时长,赛事内容将超过1000多小时,而且所有内容能够满足数字转播以及不同媒体平台使用的需求。“这样的转播时长与转播方式,已经打破冬奥会的转播历史。”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说。

  “即便面临疫情挑战,我们也一直致力于向转播商提供最有创新性的赛事转播,以此超越疫情所带来的限制。”伊阿尼斯·埃克萨科表示,在北京冬奥会上,主办方首次将8K技术应用到赛事内容的制作与转播;首次将3D回放技术应用到冬季项目上。此外,针对大众不熟悉的赛事项目,赛事转播时还进行了虚拟分析,这些都得益于中国先进的数字技术尤其是5G技术的广泛应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