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中国专题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产业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http://www.CRNTT.com   2022-02-02 07:01:05


中国一家汽车用锂电池生产企业的工人在生产线上工作。(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2月2日电/一直以来从世界各地采购原料和燃料、出口加工品的中国正在转变形象。

  据《日本经济新闻》1月28日报道,2021年,中国减少了原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的进口,在去碳化背景下,钢材、铝支配等加工品的产量也有所减少。出于弥补加工品产量下降的需要,中国铝进口量创历史新高,剩余汽油的出口也在减少。中国的变化影响了市场供需,可能会给国际大宗商品行情造成影响。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2021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51298万吨,比上年下降5.4%,为2001年以来首次下降。

  也有观点指出这反映的是结构性的变化。乐天证券经济研究所大宗商品分析师吉田哲认为:“2020年是去碳化转型的起始之年,现在回头看2020年可能就是中国原油进口量的峰值之年”。掌握去碳化目标实现关键的电动汽车也带动了原油消费的下降。虽然中国的汽车普及还远未完成,但2021年燃油车销量增长乏力,电动汽车销量却创下约291万辆的历史新高。

  在去碳化大潮之下,中国也提出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据报道,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在2020年创下11.2万吨的历史高点后开始下降。铝土矿进口量也比2020年下降3.8%至10737万吨。2021年,中国首次实施粗钢减产限制措施,强化遏制产能过剩的姿态。为了加快钢铁行业去产能,政府还一幷出台了促进半成品进口、限制钢材出口等方针。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