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三对民生看点”中看到了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21-12-15 10:11:19


  中评社北京12月15日电/“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住房、养老、生育等民生问题,12月8日至10日在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一系列重要信息。

  红网发表时评人殷建光文章分析,这些重要信息中,民生问题有“三对看点”,这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居与业,夯实民生幸福基础。安居乐业是民生幸福的基础工作。安居,方能乐业;乐业,方能安居。房地产业链条长、产值大,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会议要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因城施策”的提出是安居工作的重要创造,一方面,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利于不同城市人口和谐布局;一方面,利于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有效防范房地产行业硬着陆。业是民生根本。“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会议传递稳就业积极信号。青年就业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国家发展后备力量。会议要求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会议强调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利于强化对市场主体,特别是广大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助力发挥各种就业形态在就业方面的作用。市场万马奔腾,就业生机勃勃。安居与乐业是民生幸福基础,夯实是“稳”字当头的关键。

  老与生,打造民生幸福硬核。养老与生育是民生基本需求,养老幸福,生育美好,是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提升的重要标志。抓两头促中间,两头抓好了,公民奋斗没有后顾之忧,时代奋进家庭力量涌动。流动的中国,流动的人口,青年选择适合发展的地方创业就业,地方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发展,这是必然趋势。居家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会议要求,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是让老年人能够在孩子居住地附近养老的关键。一家和美,关键是居住临近,这是硬道理,当然,也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健康运行、推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社会竞争激烈,生育理念更新,生育政策必须与时俱进,会议要求,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今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发布,释放家庭生育意愿,社会各界通力协作,提升社会化服务的支撑能力,缓解家庭生育、抚育压力,方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应对好人口老龄化压力。群众告别“生育难”方能迎来人口春天,而养老和生育是民生幸福硬核,安心养老,放心生育,方能幸福奋斗。

  富与绿,提高民生幸福质量。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重要任务。会议认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蛋糕论”很形象,很温馨,为我们创造共同富裕入力量。共同富裕的过程,是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会议认为,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在消费领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发展,是提高发展水平,是提升财富内涵,是提高幸福质量。富与绿是民生美丽梦想,共同富裕,绿色低碳,方能幸福美好。

  文章指出,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民生幸福工作要化压力为动力,更上层楼。显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三对民生看点”已释放出鼓舞人心的力量,新的一年我们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奋斗奋进。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