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不断夯实京剧研究的文献基础
http://www.CRNTT.com   2021-12-07 13:01:16


  中评社北京12月7日电/据人民网报道,在中国戏曲各剧种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京剧。就研究而言,最受关注、成果最多的也是京剧。傅谨主编的《京剧历史文献汇编》就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成果。该书规模宏大,其中清代卷及其续编已于2011年、2013年相继出版,包括专书、清宫文献、报纸、日记、笔记、图录等类编集,对清代京剧文献做了系统全面的搜集整理。最近该书又出版了民国卷,成为近期京剧研究的一个重要收获。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京剧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人的关注,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者对文献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以往的文献资料集服务当时的研究,但已无法适应新的需要,这尤其表现在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够系统完善,且多为剧目方面;而如今的京剧研究已从剧本、唱腔、身段的鉴赏转向全方位研究。因此,编撰一部收罗完备、成体系的集大成之作,是京剧研究的内在学术需要。《京剧历史文献汇编》就是朝着这一目标努力的大型文献资料集。

  在京剧发展演进的繁盛期,涌现了一批像四大名旦这样的京剧名家,从演员到观众、从剧场到研究,都得到蓬勃发展,而且影响范围从国内扩展到海外。加之现代出版业的发展,京剧文献数量规模快速增长。京剧文献分布的范围广,形态丰富,既有传统的抄本、刊本、专书、期刊等文字类文献,也有图片、唱片、电影、剧场等新型文献,因此进行整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很大。《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循序渐进,先选择研究者更为需要的专书、专刊部分,将其集中汇编出版。此次新出版的这一卷收录京剧专书、专刊近130部。除了少数因特殊原因无法收录之外,有关京剧的专书、专刊十之八九收入其中,共16册800多万字,规模相当可观。

  整套丛书从内容上来看,可谓丰富多彩,涉及京剧的各个行当,从剧本的汇编到演员的传记,从剧目的汇考到文学、艺术角度的探讨,从演出的记录到剧社的题名,系统、生动地展现了这一时期京剧艺术生态及其社会文化环境,其价值是多方面的。从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的角度来看,该书丰富翔实,采用校勘整理而非影印的方式,根据原本进行校勘整理,治学态度严谨认真,阅读使用无疑要方便很多。

  京剧研究是一个庞大的学术工程,需要众多学者群策群力,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是其中一个不可替代的环节,也是基础性工作。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没有止境,永远在路上,更全、更完备、更完善、更方便实用,这是研究者永远的追求。《京剧历史文献汇编》为整理京剧文献做出了良好示范,希望有更多研究者继续努力,将期刊、图像、文物等各类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循序渐进,不断夯实京剧研究的文献基础。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