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叫嚣“‘独立’建国”
民进党成立后,其主张分离主义的言论不断抬头,谋求“台独”的倾向日益膨胀。1988年4月17日,民进党通过“人民有主张台湾‘独立’之自由”的“4·17决议文”,公开“把‘分离主义意识’上升成为‘台独’主张”。1990年10月,民进党通过了“台湾事实主权决议文”(即“10·07决议文”),其“台独建国”主张已经相当明确。随即民进党又成立了“台湾主权‘独立’运动委员会”和“保卫台湾委员会”,藉由建制化的组织推动“台湾‘独立’运动”。1991年10月,民进党通过“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基本纲领”案,将原党纲中主张“住民自决”的文字删除,悍然将“基于国民‘主权’原理,建立‘主权’自主自立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之主张,应交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选举决定”的文字纳入党纲,明确将“建立‘台湾共和国’”作为其“奋斗目标”。在分离主义路线的压迫下,林正杰等一批统派人士纷纷退出民进党,分离主义诉求在民进党内逐渐成为谁都不能触碰的政治图腾。自此,分离主义成为民进党的主导性意识形态,成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显着标志。
3、鼓吹“事实台独”
自民进党抛出“台独党纲”后,引起了广大台湾民众的疑虑,深恐民进党将两岸带向战争的边缘。在接连几次败选的打击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民进党开始对“台独党纲”进行淡化处理,并逐步由过去叫嚣“建立新而‘独立’的国家”转变为鼓吹“维持现状就是‘独立’”的所谓“事实台独”,即主张台湾已经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一转变主要历经以下三个阶段:首先,1992~1994年的淡化和隐蔽“台独”期。进入1992年后,民进党明显降低了“台独”声调,不再露骨地宣扬“台湾共和国”,而是将“台独”诉求隐藏于公共政策之中。其次,1995~1997年的重新诠释“台独”期。1995年上半年,民进党内“务实台独派”公开提出要修改“台独党纲”。同年9月,时任党主席施明德在美国公开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民进党若执政,不必也不会宣布台湾‘独立’”。这成为该党路线转型的一个重要论述。1996年下半年至1997年中,时任党主席许信良在党内外各种场合不断地推销其“政党合作论”,并将其与民进党的“转型”和“执政”目标相联系。1997年11月县市长选举结束后,许信良在访美期间甚至公开宣称“台独党纲”祇是民进党的“历史文献”。最后,1998~2000年的强化“事实台独”内涵期。1998年7月,针对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等“对台新三不政策”,民进党首次提出“任何改变台湾‘独立’现状的要求”,须经“公投方式认可”。1999年5月8日,民进党通过所谓的“台湾前途决议文”,鼓吹“维持现状就是‘独立’”的“事实台独”。该决议文的出炉成为民进党由“激进台独”向追求“事实台独”转型的纲领性文件。但是,民进党所谓“台独转型”,祇是为了应付环境、夺取政权,进而实现“台湾‘独立’”所作的一种策略性调整,并不是将其分离主义作实质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