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菜霸”覆灭记
http://www.CRNTT.com   2021-06-06 09:50:34


  中评社北京6月6日电/据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报道,春风到塞外,田间漫韭香。清晨六七点,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四季青蔬菜批发市场已是一片忙碌而热闹的景象。把最后一捆绿油油的新鲜韭菜为客人装好,新华镇新丰村菜农赵建国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来之不易的笑容背后,隐藏着一段阴霾过往。过去几年里,以孟宪利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欺行霸市,采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垄断市场,严重损害菜农、菜商和消费者利益。而当地的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却一味纵容、失职失察,助长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

  今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通报,当地相关部门的11名工作人员分别受到严重警告、撤销行政职务等党纪政务处分。随着“菜霸”横行一方的故事彻底画下句号,像赵建国一样的菜农终于可以在韭菜丰收的春天感受融融暖意。

  “不听话”商贩当场打断腿

  “如果这些年没有孟宪利他们祸害巴彦淖尔韭菜行业,我们的日子肯定比现在好多了!”说起前些年的韭菜市场,赵建国至今仍耿耿于怀。

  巴彦淖尔地处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肥沃的土壤、充足的灌溉非常适宜农业种植。在当地的一众特色农产品中,临河区新华镇种植的韭菜尤为著名。“新华韭菜”叶宽、茎粗、肉嫩、味鲜,不仅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等荣誉,也是当地百姓钟爱的家常菜、必备菜。目前,“新华韭菜”种植面积达 6300 余亩,年产量30000余吨,产品近销当地及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周边市县,远销北京、天津、山西等地。

  本来欣欣向荣的韭菜市场,却引起了不法分子的觊觎之心,孟宪利就是其中之一。

  孟宪利是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新丰村人,用村民的话说,“从小就不是省油的灯,打架斗殴的事儿总少不了他。”从2000年开始,孟宪利一直在新华镇贩卖韭菜。到了2012年左右,随着韭菜行情越来越好、利润越来越高,贪婪的他动起了把控当地韭菜销售的歪心思,暴力的黑手伸向了周边的农贸交易市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