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新能源车发展要及时降虚火
http://www.CRNTT.com   2021-03-31 08:36:03


  中评社北京3月31日电/“产品指标注水还甩锅客户”“一车未卖企业估值却已破千亿”“明明充不上电,却说国家电网不行”……近来,新能源汽车不可谓不火,但一些渐渐凸显的问题,也让人感到忧心。虚假宣传、虚火过旺已悄然成为制约这一新兴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隐忧。

  新能源车有多火?不用看数据,单从路面上越来越多的绿牌车辆就足以证明,新能源车是有需求、有市场的。可这把火有几分真几分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车企召回数据显示,4万余辆召回车辆,新能源汽车竟超过了33000辆,占总数的八成以上。即便召回的原因不全是安全问题,但这也很能说明问题——部分新能源车企迈的步子过大,但其技术能力与市场的真实需求却有可能并未跟上。行业虚火也就由此显现。

  事实上,新能源车的产品问题一直是这一新兴行业的难关。这固然与行业发展“太年轻”有关。相比于有百年历史的传统车企,部分新兴车企造车年龄可能连别人的零头都不够,出现大小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一些车企在自身技术尚未成熟或存在缺陷的情况下,仍迫不及待地“赶鸭子上架”,目的除了抢占市场外,恐怕也与争领新能源车补助有关。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盲目引进新能源汽车项目,要钱给钱,要地给地,而资本又投其所好,对行业进行“泡沫操作”,这将行业这把“虚火”撩得更高了。而有限的技术水平,加上无穷的资本期待,只会让行业陷入不断焦虑与自欺欺人中,并不能满足市场真正的需求。最终受损的,还是行业健康的发展。

  其实,在与传统老牌车企无法硬碰硬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是不少新兴车企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赛道,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方向。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新能源汽车被列为“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但正因如此,更要走好当前的每一步。相关职能部门不妨逐步加强对行业的引导与规范,比如对新能源车“虚假宣传”问题,建立更直接高效的投诉举报机制,先刹一刹行业内的虚假之风。同时,针对行业内异常资本操作行为,也要保持警惕,防止有资本“煽风点火”,烧旺行业不该产生的虚火。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陈文杰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