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在新发展格局下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http://www.CRNTT.com   2020-12-06 09:13:02


  中评社北京12月6日电/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就业形势严峻复杂。12月1日,教育部、人社部召开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要求各地各高校千方百计促进2021届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东方网发表时评人向秋文章认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就业,意味着就业数量多,就业率较高;高质量就业,意味着不但能够就业,而且在收入水平、工作条件、工作方向等方面满意度较高。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广大学生及其家庭切身利益,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整个就业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根本要靠高质量发展。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文章表示,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需要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门类相协调,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协同。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经济发展方式将会作出调整,将更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内需驱动和创新驱动,强调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各地各高校要着眼新发展格局构建,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引导毕业生到重点领域就业。结合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要求,促进毕业生到新兴领域就业创业,拓展就业新空间。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必将大量涌现,这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辟了新的重要渠道。根据有关研究,2019年“三新”经济就业人数已达1.65亿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21.4%。各地要抓住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深化“互联网+”“智能+”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网络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网红经济、夜间经济等新经济业态,依托互联网平台创造新型用工,将灵活就业打造成为长期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抓手。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各地各级各部门要强化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把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因时而变、因势而新,远近结合、积极作为,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工作目标。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