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示范区数量大幅增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形式多样
http://www.CRNTT.com   2019-11-17 23:53:06


  中评社北京11月17日电/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对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了授牌命名。至此,我国共有175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5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包括北京市密云区、天津市西青区、河北省兴隆县、湖北省十堰市等84个市县,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包括北京市门头沟区,浙江省宁海县等23个地区。

  记者注意到,此次获得命名的地区东南部偏多,西北部较少,对此,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建设和创建“两山”基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经济发达地区较多、欠发达地区较少的现象是正常的。

  “经济发达地区积累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在探索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也有一定的经验,为此,我们也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平衡空间上的分布。”崔书红介绍,在本次命名评选中,生态环境部进一步修订了评选指标,针对地方生态环境考核分为山区、平原等不同类别,也对考核内容进行了修订,比如过去的“单位面积经济产出”这一指标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易达到,因此在本次评选中进行了修订。

  从类型来看,已命名地区涵盖了山区、平原、林区、牧区、沿海、海岛、少数民族地区等不同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定位的地区,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加形式多样、更为鲜活生动、更有针对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说,获得命名的示范建设地区要持续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工作,当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标兵、尖兵和排头兵。要健全监督管理、交流培训、宣传推广、正向激励等机制,不断推动示范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果。

  (来源:中青在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