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塞罕坝的“眼睛”
http://www.CRNTT.com   2019-02-08 20:58:09


  中评社北京2月8日电/位于北京正北约450公里的河北承德塞罕坝,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在这片广袤林海中,散落着9座望海楼,其中8座由夫妻共同值守,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夫妻哨”。

  他们是塞罕坝的“眼睛”。每隔15分钟用望远镜瞭望报告一次火情,这样重复枯燥的工作,他们一做就是一辈子。

  一辈子守护一片林海是什么样的感觉?

  “很寂寞。”塞罕坝大唤起林场防火瞭望员赵福州说,从1983年上山到现在,他和妻子陈秀玲平均每年要在望海楼待近10个月。

  塞罕坝年均无霜期只有64天,平均每年有7个月被积雪覆盖,这里的气候当地人戏称是“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

  “从下第一场雪开始山上就一个人影也见不着了。尤其过年这会儿,心里更不得劲,恨不得把人待疯了。”陈秀玲说。

  赵福州夫妇值守的天桥梁望海楼位于塞罕坝林场的最南端。望海楼,望的是林海,观的是火情。由于今年降雪少,天气乾燥,最近正是防火的紧要关头。赵福州每隔15分钟瞭望一次,电话汇报场部一次,连续不能间断。

  “吃顿饭功夫都得上顶楼看两眼,一点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他说,这份工作虽然枯燥,但责任重大,“室外的每一个烟点和雾都得分清,瞭望面积内的山形地貌,哪块是沟,哪块是树,坐落在什么地方,我都清清楚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