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舆论参考(专题) ->> 新专题-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让“田秀才”“土专家”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http://www.CRNTT.com   2022-11-11 16:44:56


  11月1日,人社部官方微信发布的《河北石家庄:两名农民获评农民职称》一文引发网友热议。据报道,河北省石家庄市日前出台《石家庄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石家庄市鹿泉区永飞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永平和鹿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于江在10月14日通过职称评审,成为全市最先取得初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10月9日,石家庄市人社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制定出台《方案》幷在全市首次启动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将掌握农业专业技术的职业农民正式纳入人才评价范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如今,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新农人”变身“兴农人”,他们带着知识、技能、技术投身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田秀才”“土专家”是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力量支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要先行。所谓“田秀才”“土专家”是指那些没有高深的农业种田理论,但却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一套成熟种田经验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生产的实践者。仓廪实,天下安。民以食为天。我们要解决好14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注意调动“田秀才”“土专家”的工作积极性,不拘一格用人才,让他们拥有自己的职称,让这些“田秀才”“土专家”有奔头,情系人民,扎根土地,在广袤的田野里开花结果,呈现劳动成果,奉献劳动硕果,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为端牢中国饭碗做出应有的贡献。

  培养和造就“田秀才”“土专家”是建设现代农业化国家的客观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中国的现代化首先是农业的现代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很重,必须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建设现代化国家,二十大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从现在开始到本世纪末只有20多年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迫切需要一大批农业“田秀才”和“土专家”,这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国家的必然要求,没有丝毫动摇的余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