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合规经营才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唯一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19-10-24 15:07:17


  10月21日,杭州警方对51信用卡有限公司委托外包催收公司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展开调查。警方表示,今年9月以来,接上级部门线索传递,结合日常工作发现,“51信用卡”涉及大量各地异常投诉信息。经初步调查发现,“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国家机关,采取恐吓、滋扰等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的行为,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

  就在警方通报后不久,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在微博上表示:“这个风波是因为我们管理上的不完善,尤其是对合作公司的培训和监督不够,导致在对借款人联络沟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过激的行为,给个别借款人造成了伤害,为此我们非常抱歉。”综合上述信息,此前关于51信用卡公司被查主要与暴力催收有关的传言已经可以坐实。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暴力催收远不止几起个案。2018年,有媒体披露联想控股旗下P2P网贷翼龙贷多次出现暴力催收事件,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可以检索到,至少15份法院判决显示,翼龙贷催收人员对欠债不还者实施了辱骂、殴打、恐吓、要挟,其中不少催收人员还是刑满释放人员。其他P2P平台曝出相似案例的也很常见。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某些用户在多个平台借贷、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十分常见,就此埋下了坏账隐患。对平台来说,怎样收回资金、避免坏账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一般来说,正规公司都有专业的催收和律师团队,依靠稳定的司法协作和诉讼催收、强制拍卖等合法流程,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但也有不少公司试图尽可能缩减成本,暴力催收就成了一个重要选项。

  毫无疑问,暴力催收突破了法律的底线,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把繁荣的希望建立在暴力基础之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8年3月2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其中明确要求,从业机构开展债务催收业务时应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要求催收人员在与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沟通时,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得采用恐吓、威胁、辱骂以及违反公序良俗的语言或行为胁迫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

  然而这一纸自律公约究竟能有多大效力,当时舆论就很不乐观。现在51信用卡涉案,证明舆论当初的担忧幷非没有道理。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