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51信用卡被查风波与背后的催收江湖
http://www.CRNTT.com   2019-10-24 15:00:32


 
【监管加码】规范催收,同时打击“恶意逃废债”势在必行

  监管已注意到暴力催收带来的问题。

  今年6月,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规范催收倡议书》,对P2P平台的催收制度、催收外包等作出了明确规定。7月,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召开网贷行业催收问题研讨会,提出设定执行与惩戒机制,重点限制电话催收、上门催收几大主流催收方式的操作盲区;催收记录形成日报、周报、月报,定期报备、存档且至少保存5年;对催收从业人员进行资质认定和合规操作培训等催收规则和方法。

  在信用卡业资深研究人士董峥看来,催收是事后弥补,很难避免矛盾,金融机构如何做好事前防范、事中监督更重要,从源头上不要乱贷。

  就在51信用卡爆出被查同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明确非法放贷入刑认定标准,实际年化利率超36%即涉刑事责任。关于贷后管理,意见也指出,为强行索要因非法放贷而产生的债务,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故意毁坏财物、寻衅滋事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数罪幷罚。

  今年5月27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下称“协会”)相关人士处获悉,继4月18日协会公布了超12万名“老赖”名单后,为切实保护出借人利益、防范化解P2P网贷风险,协会打击“恶意逃废债”行动有望再次“升级”。据了解,协会正在联络各省(市)互金行业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向P2P网贷从业机构征集借款主体“恶意逃废债”名单。

  而根据协会的持续跟踪发现,一些“恶意逃废债”人群目前以“反催收”名义行着有组织、有预谋的“老赖”之实。这些“恶意逃废债”人群中的很多人,发起、成立了各种形式的反催收公共聊天群,大多集中于QQ平台。

  也有业内人士担忧,过度打击催收可能导致一些老赖故意不还钱的出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