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奥数焦虑,怎么破?
http://www.CRNTT.com   2021-01-14 22:23:44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被教育部门明令禁止的小学奥数竞赛,借“游学”“夏冬令营”等形式死灰复燃。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组织学生参赛,收费竟高达数千元甚至突破万元。即便如此,为孩子报名的家长仍趋之若鹜,有些竞赛报名人数竟创新高。

  狭义上讲,所谓奥数,就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这项赛事至今仍在举办,涌现出许多数学天赋出众的人才。这样的奥数本无原罪,但在教育“军备竞赛”种种乱象影响下,奥数遭到扭曲,成为了超前教学的借口,甚至沦为培训机构敛财的工具。市面上,小学、初中奥赛培训质量良莠不齐,教学方法不甚科学,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有鉴于此,教育部三令五申,严格禁止中小学超前教学,各地教育部门也多次下文叫停小学初中阶段奥数性质训练和竞赛。

  可是,“奥数的幽灵”仍在游荡。为这只幽灵不断招魂的,是难以浇灭的奥数焦虑。如今,第一波“奥数潮”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已经成为家长,奥数焦虑更为严重。一方面,害怕自家孩子减负“便宜”了别家孩子,家长们陷入囚徒困境式的博弈。另一方面,自己学奥数虽然没成才但也没学坏,个体的幸存者偏差,也掩盖了奥数泛滥带来的危害。这些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令市场上“类奥数”培训班需求有增无减。丰厚的利益,自然会刺激各种教育培训机构想尽办法让奥数借壳上市、借尸还魂。

  遏止奥数变味,有关部门除了要更严格执行政策,还要在根本上消除这股奥数焦虑。

  为奥数正本清源,是打破奥数焦虑的第一步。很多时候,人们焦虑是因为对事物不够了解。奥数,听上去就足够“唬人”。奥林匹克代表着人类竞技的最高水平,数学也是人们心目中科学界的一顶皇冠,奥林匹克加上数学,自然就披上了一层高深莫测的面纱。有些家长想着“取法其上”,怀着对奥数的盲目崇拜,就把孩子送进了各种奥数培训班。

  但事实上,奥数,包括其他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其选才取向和价值导向,与一些培训机构所宣传的大相径庭。正儿八经的学科奥赛,有着“体制内”比较完善的选才系统,也有依托高中教学大纲设计的科学教学规划,更对参赛、参训选手有明确的高中在学的要求。因为种种原因,“真奥数”训练和竞赛知名度上有所欠缺,学科竞赛真正意涵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充分,让“假奥数”劣币驱逐了良币,这样的现象一定要尽快纠偏。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