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供应增加+政策指导 “水果自由”有望强势回归
http://www.CRNTT.com   2019-06-12 22:11:57


 
  付一夫建议,不同水果之间的消费是具有强替代性的,即消费者如果觉得苹果和香梨的价格太高,可以选择购买西瓜、草莓等其他水果来加以替代。这很可能导致高价水果需求量的逐步缩减,“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需求降下来了,价格自然也就难以长期维持在高位”。

  《证券日报》记者调查走访的部分小型水果店老板则大多表示,“水果涨价,生意很难做。”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一家水果店老板表示:“近期水果价高,进货多担心卖不出去,太贵的水果也不敢拿;进货少则担心客户以后不来了。”

  此外,端午节期间,《证券日报》记者深入一线,对河北省部分果农进行了采访。

  在河北省深州市,某皇冠梨、酥梨种植户表示:“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销售的梨为去年8月份前后收购的,2018年初春的雨雪冰冻灾害,导致许多水果主产区减产甚至绝收,但是去年水果的收购价却很低。以皇冠梨为例,去年的收购价为每斤1.3元-1.4元。可以说,今年四五月份这波水果行情,种植户幷没有增加任何收益。”

  上述种植户表示:“每年水果的收购价和当年整体产量幷不完全相关,除非是自建冷库、仓储的大型水果生产基地,和水果收购方谈价都会处于相对劣势。因为成熟期就集中在10天左右,不能被收购走,就是烂在地里。”

  那么,中间商从今年水果的涨价获益了吗?从《证券日报》记者调查情况来看,人力成本、物流成本、仓储成本的上升,也令中间商叫苦不迭。

  付一夫表示,改善各方“水果焦虑”的现状,还是要推动供应链建设与升级,缩短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同时在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上予以发力,改变水果供应链散乱冗余的现状,从节约成本的方向做出调整。(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刘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