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供应增加+政策指导 “水果自由”有望强势回归
http://www.CRNTT.com   2019-06-12 22:11:57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水果价格上涨主要是两股力量在驱使。第一,季节性因素,每年5月份前后都是水果供应的淡季,此时销售的水果大多为前一年秋季的存货,而新一批水果还没有大规模上市,这就造成了水果市场供给的相对短缺。在此基础上,去年全国许多水果产地都经历了较为恶劣的天气状况,水果的减产进一步加剧了供给的短缺态势而引起价格快速上涨。第二,成本性因素,从生产环节上看,果农们的务农成本有所上升;从流通环节上看,水果的供应链较长,从种植、收购再到终端水果市场与消费者手中,涉及运输、储存、层层经销商等多个步骤。尤其是受消费升级大潮的影响,居民对于水果新鲜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商家投入到冷库、冷链中的资金成本越来越多。而人力成本的提升与门店租金的上涨,同样会导致水果流通环节的成本攀升。

  付一夫表示,从往年数据上看,6月-8月份也是一年当中水果价格的低点,眼下,西瓜等水果的价格也已经开始下降。未来水果整体价格将有很大可能会呈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届时,人们就不用再为失去“水果自由”而焦虑。

果农、中间商都说未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水果价格整体上涨的环境下,消费者、果农、水果店经营者的感受不尽一致。

  在调查过程中,《证券日报》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消费者。在某菜市场,本报记者看到市民张阿姨购买了一个火龙果、一个西瓜、两个甜瓜和一串葡萄。张阿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水果花了100多元,现在来菜市场买水果,随便一买就超过百元。”

  消费者小李则表示,“水果价格确实上涨了,但是‘吃不起’的说法有点儿夸张,挑应季便宜的水果吃就可以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