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从纳卡冲突看未来反无人机作战
http://www.CRNTT.com   2020-12-10 16:16:47


 
  假目标——以小换大守底线

  在防空体系失效时,布设假目标不失为一个妙计。兵者,诡道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假目标的使用在人类战争史上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二战期间,“假目标”战术即被各国广泛应用。在信息化条件下,假目标是否还能发挥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假目标不仅具有与真装备相似的外观,其对雷达信号、红外信号的反射特性也与真目标高度相似。在纳卡冲突中,从阿方公布的数据来看,看似战果颇丰;但结合各方报道,阿方击毁的目标中,实则有大量的假目标。
 
  与硬摧毁的高代价低回报相比,假目标似乎更加经济,利用廉价的材料做成假目标迷惑敌人攻击,既消耗了敌方的弹药,也保护了己方的装备,可谓是一举两得。但布设假目标归根结底是被动的不得已之举,在反无人机作战中,还是应以主动防御为主。

  气象武器——特殊天气反制无人机

  无人机因为自身体积小巧,结构简单,从而拥有极强的隐蔽能力。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无人机在使用时对外界环境有苛刻的要求。风速过高、降雨量过大、或者低温天气,都会大大降低无人机的可用性,严重的甚至会损坏无人机本身。

  纳卡冲突中,空中力量处于劣势的亚方,为了减小阿方无人机带来的威胁,多次利用大雾、降雨的天气在山地间进行兵力机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阿方的无人机往往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由此可以设想,未来战争中若是想要反制敌方无人机,小型气象武器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制造局部地区的暴雨、大风、雷电等不良天气,可以有效限制敌无人机的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气象武器的特点是“不分敌我”,即也会对我方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双方都无法再正常使用无人机。因此,我们离通过气象武器来达到制约敌方无人机而己方不受影响的目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来源:人民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