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合理膳食 吃出健康 
http://www.CRNTT.com   2020-09-04 18:04:39


 

  判定肥胖的方法之一是体重指数(BMI)法,即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中国人正常体重指数是在18.5—23.9之间。如果在24—27.9之间,就是超重;如果超过28,就是肥胖。还有一种简单的办法是量腰围,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就是腹型肥胖。

  肥胖的成因有多种,但90%以上根源在于饮食。以吃米饭为例,一碗100克米饭的热量为116千卡。每天多吃几口饭,保守估计每天在体内蓄积能量25千卡,1年就会蓄积 9125千卡,相当于长了2.5斤肉。

  马冠生指出,食物进入人体就变成了能量。能量是人体维持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从事体力活等生命活动的基础。人的体重增加,多数是由于吃进去的食物能量过多,而多余的能量便会转变为脂肪,由此产生脂肪蓄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常翠青认为,吃得过多,能量就会在体内贮存起来。体内能量的贮存形式是脂肪,脂肪在体内的异常堆积,会导致肥胖和机体不必要的负担,并可成为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糖尿病等退行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只有通过运动代谢多余的能量,才能保持健康体重和身体活力。

  慢性病多是肥胖惹的祸。从临床医学角度看,肥胖对生命的短期影响不像心脏病、肿瘤那样严重。但是,肥胖带来的长期后果不容忽视。肥胖成为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发生的危险因素。国内外多项长期研究结果提示,肥胖是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人发胖之后会发生许多代谢改变。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会增高,对血管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反而下降。多余脂肪对血管和心脏的压力也增加了这些器官的负荷,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后果严重者则发展为冠心病和脑卒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