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世界 ->> 深度分析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华网路报:违法窃权政治任命“代理市长”
http://www.CRNTT.com   2019-11-03 10:03:56


 
  许立明依法随陈菊辞职而去职后,他就是“民间人士”的身分,而非“官员”。“行政院”依据《地方制度法》的规定,应是“派员代理”高雄市长的职务,而非“政治任命”一位高雄市的“代理市长”。易言之,陈菊辞高雄市长后,“行政院”基于地方自治监督机关的立场,应就所属官员派兼高雄市的“代理市长”,所属一级机关也均应由常任副首长代理,此时的市政府小“内阁”进入“看守”的过渡期,维持地方自治事务性工作的正常运行。 

  然而,从2000年民进党首度执政开始,就发生了民进党“直辖市”和县市首长在所剩任期不足一年时,辞职赴“中央政府”任职,再由“行政院”或“内政部”新“任命”一位非具官员身分者担任“代理市县长”的情形。《地方制度法》的规定系“派员代理”出缺的市县长,而并非“政治任命”,但在民进党执政时,却经常违法任命如许立明为高雄市的“代理市长”。 

  “行政院政治任命”了“代理市长”后,“代理市长”又政治任命了一级机关政务首长;试问,“看守”性质的政府需要政务官来推动新的“政策”吗?而“代理市长”既非民选,又是谁赋予他决定政策的权力正当性来源呢?民进党政府违法窃权已久,此一现象值得高度关切才是。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