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萃大观 ->> 科研 】 【打 印】 
北京科技周展示冰雪“黑科技” “智慧冬奥”
http://www.CRNTT.com   2021-05-28 15:03:32


  中评社北京5月28日电/据新华社报道,5G+8K转播车、自助售卖咖啡机器人、高速运动跟踪摄像系统……一系列“智慧冬奥”标志性科技成果模型环绕在一座冰山雕塑周围,点击相应展项,丰富的内容一一呈现,和现场观感基本无异。

  北京科技活动周是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会场,于5月22日至28日举行。本次活动周“云上”虚拟展厅与线下展览同步上线,采用直播等形式实时跟进展览动态,突破场地空间限制,让公众仅需通过一部手机,指尖滑动间便可轻松体验科技周。记者发现,“智慧冬奥”是本届北京科技活动周的特色之一,一批冰雪“黑科技”的亮相引起观众驻足。

  智能发热围巾、发热手套、羽绒夹克……走进展厅,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系列低温环境石墨烯智能发热产品实力“抢镜”。“这件夹克冬天爬山的时候能不能穿?防寒原理是什么?”退休老人朱冉刚正在向工作人员了解产品,他告诉记者,自己提前3天预订了活动门票,热爱户外运动的他希望买一件“冬奥同款”。

  据现场工作人员贺洪影介绍,石墨烯柔性织物发热材料性能安全高效,比传统碳系材料能量提升30%,可以保证低温环境下人员、露天座椅、赛场专业设备正常运行的热力保障需求,“温暖”整个冬奥。

  据了解,科技周里展示的“冰雪”科技产品不仅能够服务冬奥,还有一部分已经投入民用,惠及百姓日常生活。

  两台电脑、一台操作面板,便可以实现冬奥会赛事的多平台转播和节目制作。据了解,传统转播需要大量设备人员在现场制作,转播难度和成本都很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展出的“云转播”系统运用“云导播”、无人摄像等技术将复杂功能云端化和人员服务远程化,减少了昂贵的转播车和相关设备的投入。

  量轻质“不轻”,系统搭载的5G技术为观众提供了延迟性更低、更高清的网络冬奥直播。

  现场还展示了模拟坐姿越野滑雪的智能训练设备、面向冬奥场地特殊地理条件的岩土构筑物灾害早期识别及自动预警系统、区块链冬奥食品安全保障系统……围绕智慧观赛、智慧办赛、智慧参赛三大应用场景,描绘出了“科技冬奥”的多样精彩。

  科技冬奥的理念是,冬奥,智能新时代。通过冬奥的筹办推动特殊场景的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能够引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在新数字化时代下的发展,实现对人友好、对环境友好、对产业友好、对社群友好的人类城市生活永续目标,最终惠及城市运行、产业发展和百姓生活。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