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萃大观 ->> 经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家用机器人何时来“敲门”
http://www.CRNTT.com   2025-01-27 14:09:56


  中评社北京1月27日电/据新华社报导,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1X科技推出家用双足人形机器人NEO Beta可冲咖啡、叠衣服、递送物品,俨然一位“机器人管家”;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推出家务机器人原型Mobile ALOHA,能完成做滑蛋虾仁、拉拉链、帮助人剃须等“高阶任务”;中国优理奇机器人科技公司正在逐步推进机器人“进家”计划……

  已在工厂、商超、餐厅等场景逐步落地的机器人,目前还没有“敲开”普通人的家门,但最近一年来该领域的新进展,让人们再次燃起对机器人“进家”的希望。

  高需求 难上岗

  面对家政、育儿、养老等庞大的需求缺口,人们对家用机器人的期待越来越高。然而,此前家用机器人主要停留于厂商和研究机构的实验室与宣传片中,在各大展会的亮相也只是“惊鸿一瞥”。

  家用机器人为何迟迟没能“进家门”?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家用机器人落地面临的挑战,那便是“家庭场景复杂多变,人类需求千差万别”,这对于机器人泛化能力要求极高。

  “相比工业场景,家庭场景中的机器人需要具备很强的适应性,既要能够处理不同的任务,还要确保价格落在用户可接受的范围。”优理奇机器人科技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丰瑜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工业机器人已被广泛用于自动化生产、汽车制造、物流等领域,服务机器人也逐渐在一些商超、餐厅用于导购和点菜等。由于技术难度和安全性要求更高,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家用机器人虽然落地相对滞后,但是发展空间巨大。

  在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看来,智能制造是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商用服务场景是机器人最快应用的市场,而家庭落地场景则是机器人最具潜力的应用市场。

  路线图 多样化

  推动家用机器人落地,什么才是“最优路线”?不同企业实现路径各异,但大家的普遍共识是未来3到5年,家用机器人一定会在部分家庭场景中落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