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中国专题 ->> 今日评说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迅速跻身航天大国 中国太空开发气势如虹
http://www.CRNTT.com   2019-02-03 10:13:45


中国使用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来探索太空(美联社资料图片)
  中评社香港2月3日电/2018年,中国完成了39次航天发射,再度超越所有对手。从北京的航天进展中不难窥见,谁很快便将执全球太空开发之牛耳。文章主要内容摘编如下: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2月1日载文《当俄罗斯谈论30年后的太空目标时,中国人已经完成了》,文章说,在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不断昭告全球,它将在二三十年后以何种成就震惊寰宇的同时,中国国家航天局幷未大肆渲染,而是通过例行的通信卫星发射,给2018年画上句号。

  显然,成功的月球科考堪称中国航天工业近来取得的最“重大”成就之一,这也令北京从追赶者一跃成为太空开发的领军者之一。同样,我们不妨用俄罗斯有些天方夜谭的月球研究计划来加以比较:重型火箭的研发、改造“联盟”号飞船用于探月等。我们当然期待着莫斯科的雄心能成为现实。然而,我们未必能够追上不久前还是“徒弟”的中国的脚步。

  请自行判断。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使用神话中的仙女“嫦娥”来命名,正式启动于2004年。它包括实现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幷返回地球3个阶段。

  如今,我们更目睹了今年1月3日嫦娥四号实现的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软着陆。此处需要强调的是“首次”一词,因为来自地球的飞行器从未涉足过月球背面,甚至连美国人都不例外。

  探月的下一阶段是嫦娥五号的科考,它将在2019年完成,目标是采集月球样品幷返回。

  2020年,按中国的探月安排,将实现航天员的月球登陆。可以笃定的是,这幷非异想天开,因为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其他相关设备的打造以及航天员的培训也在推进当中。

  在2050年之前启动包括火星在内的遥远行星飞行之旅。在同一年,北京还打算发射飞往银河系之外的特殊深空探测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