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犹豫不决和不情不愿是可以理解的。美国发现,哪怕只是想到“美式和平”(以及美国对其一手创立的所谓“自由民主”秩序的真挚信念,或者说天真执念)恐怕有朝一日终将被推翻,都会心如刀绞。而且,这一天可能很快到来。只可惜,一厢情愿的想法经不起历史的考验。
瑞士精神科专家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在1969年出版的著作《论死亡与临终》中介绍了悲痛的五个阶段,分别是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和接受。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专家罗伯特•曼宁本月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撰文谈到美国丧失霸权一事,认为中美领导人视频峰会标志着美国在努力步入悲痛的第三阶段:讨价还价。
不过,笔者不确定美国是否真的考虑进行讨价还价,毕竟美国政府仍在奉行反华政策和规定,把中国公司列入出口黑名单,敲定可能导致数百家中国公司退市的规则等。
不过,曼宁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视频峰会后,外交将成为“检验意图”的手段。他认为外交“必将是个逐步、持久的过程”。
笔者建议,这一过程应当包含一项“宏观过渡安排”,即美国同意在确定期限内让美元与中国的生产能力及经济增长挂钩。在此期间,美国可以寻求弥补因为过去误判中国而失去的时间,努力重振自身活力,巩固其协助创立的、从1945年维护至今的世界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