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袁隆平的理论遗产
http://www.CRNTT.com   2021-05-25 10:08:48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前摆满悼念袁隆平院士的鲜花(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5月25日电/据澎湃新闻报道,5月23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办公楼外,哀乐阵阵,冒雨前来献花悼念的群众络绎不绝。该中心二级研究员彭既明坐在三楼办公室内,双手掩面,悲痛难当。作为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彭既明跟随袁隆平21年。

  彭既明是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创立了“多穗型超级杂交稻”育种模式及其理论,曾任联合国粮农组织TCP/SRL/3102(D)项目专家组组长。“袁院士的离世对国家而至世界科学界而言,是重大损失,对我而言,也失去了最好的导师。他是杂交水稻领域的总设计师,没有他,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彭既明对澎湃新闻说。

  21年来,彭既明抵挡住跨国公司的高薪诱惑,专心跟在袁隆平身边,“师傅身上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科研高度到人格魅力都让周围的人愿意跟着他。”

  “从被否定的东西中,发现真知”

  1964年,在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师的袁隆平,受一株具有显着杂种优势的天然杂交水稻的启发,开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55年前的1966年,他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提出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法”配套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育种设想,开启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73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6年,袁隆平的“三系”杂交水稻得到大面积推广。

  其实,在这篇开创性论文发表之前,袁隆平走过了曲折的理论探索之路。他先是按照苏联的“米丘林、李森科”的理论搞了三年,之后转而重拾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在水稻研究过程中,他以自己获得的数据,推翻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验证了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推论水稻有杂交优势。“当时,杂交水稻理论上不成立,实际上没有人做成过,前无古人,但袁院士冲破了这些理论,让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成为现实。他能从被否定的东西中,发现真知。”彭既明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