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金融危机10年 中国经济经历的四大变革
http://www.CRNTT.com   2019-04-16 08:13:24


 
  变革之三:中国经济新动能积极显现

  2017年,中国经济企稳回升,GDP增速终止了7年的下跌趋势,反弹至6.9%,三驾马车同时发力,净出口对GDP拉动为0.6%,一改过去两年的负贡献,且创十年来的新高。与此同时,新经济发展超出预期,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带动产业革命与产品创新。

  例如,中国移动支付应用领先于全球水平,当前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渗透率已高达九成,极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并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保持年均20%的高速增长,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互联网消费快速增长,2017年全国网上零售同比增长32.2%,远高于同期社会传统零售10%左右的增长率。可以说,新经济正在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与业态,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变革之四:改革进入深水区

  鉴于中国经济取得的积极进展,中国正面临新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十九大报告提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当前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政策重点应由强调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未来的重点将放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在此框架下,笔者认为,未来经济政策方面可能会更加注重收入分配问题、环境问题以及房地产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供给侧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金融改革仍将保持较快的推进步伐,预计未来实体与金融领域去杠杆、国有企业打破刚性兑付、规范互联网金融、加强地方债务属地问责、金融反腐等措施可能将协同推进;中国房地产或迎来新时代,特别是房地产税的加快落地以及地方与中央财权与事权的理顺,将从根本上摆脱土地财政的顽疾。中国政府宣布扩大金融业开放,大幅度放宽外资进入金融业的投资比例限制,显示了领导层对待改革开放的鲜明态度。

  基于此,我认为,中国正在迎来大变革时代,存在诸多机遇。当然,挑战与之并存,不难发现,尽管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去产能、去库存等方面进展迅速,但去杠杆成效甚微。传统以债务扩张刺激高速投资的旧模式,虽然短期内稳住了经济增长,但金融风险会越来越大,难以为继;地方政府债务、金融与实体经济高杠杆以及房地产泡沫的隐忧是影响中国经济的灰犀牛,有必要在当前经济转好的背景下加速处理。可喜的是,决策层对待去杠杆与强监管的态度是坚定的,正在积极推进,是防范经济风险,以短期内牺牲部分增长速度换取更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尝试。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沈建光(京东金融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