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人民币汇率“7”的破与立
http://www.CRNTT.com   2019-08-07 08:08:20


  中评社北京8月7日电/8月5日9时16分左右,离岸美元兑人民币跌破7关口,最高报7.0392。9时33分,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跌破7关口,最高报7.0262。同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跌破6.9关口,为2018年12月以来首次。

  与外界“想不到”的情绪相比,这一次,央行显然准备充分。

  从5月末到6月,前任央行行长周小川、现任央行行长易纲相继喊话,表达了“7”这个整数位并不重要的观点。易纲还特别指出了人民币增强弹性对于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8月2日晚,央行公号正式开张,建立起与公众沟通的渠道;8月5日,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双双跌破7当天,央行有关负责人与易纲先后通过央行公号表态。前者显露出轻松幽默的心态,称“7”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易纲的回应则更加自信,“我对人民币继续作为强势货币充满信心。人民银行完全有经验、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我认为人民币破7——正如央行所回应——是对目前外部环境和贸易摩擦升级的市场反应。其实破7没什么,现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才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经济更大的弹性,也有利于促进出口,并且压制部分资产泡沫。”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同时,这也表现出央行对汇率有了更宽容的态度,允许更大幅度内的波动。从短期看,中美贸易谈判前景不确定,全球经济处于变动之中,人民币还会承受一定压力;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不变,汇率保持中长期稳定是大概率事件。”

  不再严防死守

  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过多次即将“破7”的敏感时刻,最后都在6.96的关口止跌回升。

  2016年12月28日深夜23:00左右,彭博交易系统曾显示汇率破7,但很快央行便出来辟谣,彭博也称其为错误数据,市场虚惊一场;2018年4月后,人民币汇率一路下跌,到10月底,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高报6.9771,但随着当时中美贸易摩擦的回暖,汇率再度回升。

  在“保7”一度成为汇率博弈关键的背景下,去年8月份以来,央行陆续打出了多张牌,包括提升远期外汇准备金、重启逆周期因子以及抽空离岸流动性等。

  2018年8月6日起,央行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从零调整为20%;18天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将启动逆周期因子以稳定市场预期;去年9月20日,央行宣布将在香港发行央行票据,今年6月26日,第四次离岸央票再次发行,其中1个月期央行票据200亿元人民币,6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人民币,最高中标利率分别为2.80%和2.82%。

  随着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7”不再是严防死守的底线。

  2018年8月份,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指出:“对于汇率问题,我觉得央行似乎可以向市场发一个信息,‘保7’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没有任何一个汇率目标要保。我们需要判断的是中国会不会出现汇率大幅度的贬值,我觉得这是不可能发生或者基本不可能发生的。”

  在学者们看来,“保7”则更像是心理关口。“目前大家对人民币汇率是否破‘7’想得太多,因为前几次都守护在‘7’的位置,反倒给自己装了一个笼头,变成一个在很大程度上难以突破的重要心理价位。”邵宇此前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将‘7’视为底线肯定是不合理的。不要过分关注所谓的整数位,其实就是迷信。”

  企业、个人影响几何?

  春江水暖鸭先知。

  从资本市场来看,A股早盘出现明显调整,上证综指跌幅一度超过1%,截至下午收盘,三大综指齐跌,两市共2891只个股下跌,仅674只个股上涨。具体来看,受益于人民币贬值的纺织板块及黄金板块顺势上扬。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当前市场仍处于短期震荡。“A股市场整体上已经接近调整尾声,估值上具备很高的投资吸引力,外部环境若趋于明朗,则A股市场将迎来战略性加增的机会。”

  “之前市场一直都认为人民币汇率会在‘7’的心理关口前徘徊,现在突然破7,我们都很意外。”珠三角某券商外汇交易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人民币汇率破7,短期对我们做外贸的人来说,是个利好,”珠三角某外贸企业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当前多数出口企业毛利率只有2%左右,更多是以体量作为竞争优势的。但利好只是对于手中现有的订单而言,新订单的议价空间则相对有限。”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