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拜登赢得“脆弱的胜利”,民主党为何没能掀起“蓝色浪潮”?
http://www.CRNTT.com   2020-11-08 11:34:20


 
  由于新冠疫情居高不下以及弗洛伊德事件的延烧,加上特朗普本人的推波助澜,白人群体中的政治极化现象在大选前达到顶点。第二轮经济刺激方案难产,新任大法官的任命过程,以及激进右翼分子在特朗普煽动下策划绑架密歇根州州长,都显示出两党阵营自上而下几乎水火不容。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双方也都把自己视为美国价值与利益的正牌代言人。

  最大公约数对抗基本盘

  在基本盘固化、极化的情况下,摆在两党面前的课题是如何争取逐渐减少的白人中间选民与非白人选民,以及如何激发各自支持者的投票热情。从具体选举策略来看,民主党和共和党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路线。民主党放弃激进左派路线,争取“最大公约数”,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积极提倡邮寄投票,而特朗普则几乎死守基本盘,在选前三周举办了45场大型造势活动,大力催票。

  某种程度上,此次选举是“喜欢特朗普”与“讨厌特朗普”之争。拜登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尽可能多地争取“讨厌特朗普”群体的支持。此次选举,拜登作为民主党支持者“最大公约数”的策略基本奏效。长远来看,民主党的支持者结构较为复杂多元,如何在不同群体与不同价值理念间寻求平衡,获得最大公约数,是民主党一直需要面对的挑战。

  首先,拜登代表了民主党的建制派,政策立场中间偏左,有利于争取较为温和的中间选民、独立选民、乃至少数反感特朗普的共和党选民。而他多年经营的人际关系和政治经验,也使他在初选后迅速获得民主党其他左派参选人的支持,甚至多位资深共和党人的背书。其次,拜登过往的政治经验表明,他既可以获得郊区偏保守白人的部分支持,也能动员黑人群体投票支持民主党。近年来民主党的其他参选人要么只能赢得郊区白人的支持(如桑德斯),要么只能赢得黑人选票(如希拉里),很难两者兼顾。

  从目前威斯康星和密歇根的开票情况来看,拜登在白人郊区缩小了与特朗普的差距,并且成功动员了黑人群体的投票热情,最终分别以2万票和14.6万票的优势获胜(2016年希拉里分别以2.3万和1万票落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