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拜登赢得“脆弱的胜利”,民主党为何没能掀起“蓝色浪潮”?
http://www.CRNTT.com   2020-11-08 11:34:20


 
  这种政治极化现象在如何应对新冠疫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疫情暴发初期,由于缺乏相关科学研究,很多西方国家确实对是否应该佩戴口罩持保留甚至否定的态度,然而,当科学研究证实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止病毒传播后,绝大多数西方政府尊重科学判断,纷纷要求民众佩戴口罩。而在美国,特朗普则把是否应该佩戴口罩这件事政治化了。即使美国疾控中心已建议遮挡面部、保持社交距离,特朗普仍拒绝在大多数公开场合佩戴口罩,选举期间更是多次举办大型造势活动,而他的支持者也纷纷效仿,无视疾控中心的科学指导。进入5月后,按照人口比例来算的话,美国疫情的暴发点几乎清一色来自支持共和党的区域。与此同时,民主党则强调尊重科学意见,呼吁选民进行邮寄投票,并将选举造势改为线上活动或汽车集会。

  因此,即使特朗普在应对新冠疫情上成效甚微,并极力粉饰居高不下的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对他的评价依然是两极分化。处于同温层的“川粉”们既不相信主流新闻媒体的报道,对疫情本身也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新冠疫情暴发只是个意外,不该由特朗普承担责任,而且是否“居家”以及佩戴口罩,都属于个人自由,政府无权干涉。比起控制疫情,他们更关心重启经济活动,恢复就业。

  根据美联社在选前及选举当天对11万人进行的民调显示,有半数受访者表示疫情“完全失控”,而另一半受访者则认为疫情“稍微控制住了”(30%)或“完全在控制范围内”(19%)。认为疫情完全失控的受访者有83%支持拜登,认为疫情可控的另一半受访者中则有80%支持特朗普。此外,认为经济与就业是最重要议题的选民(占总数28%)中,有八成以上选择特朗普,而认为疫情与医疗保障是最重要议题的选民(占总数41%),超过七成选择拜登。

  此外,在过去几年爆发的抗议活动中,两边阵营均有极端化的表现。为了迎合自己的基本盘,特朗普对于各种抗议活动往往采取双重标准。当白人民族主义者、右翼团体挑起骚乱或暴力冲突时,特朗普不愿对这些人进行公开谴责,声称“两边都有好人和坏人”。当白人警察执法不当,导致黑人平民弗洛伊德窒息而亡,引发全美大规模抗议活动时,特朗普依然避重就轻,却在抗议活动升级之后态度急转直下,迅速祭出“法律与秩序”的口号,巩固自己的基本盘。一些民主党主导的地方政府,在弗洛伊德事件发生后主张“解散警察局”,也令中间选民、尤其是非白人族群觉得过于极端,而特朗普则借此大做文章,声称拜登上台后会立即解散警局,使社会陷入混乱。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