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中国专题 ->> 社会大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脱贫攻坚战点亮“悬崖村”未来
http://www.CRNTT.com   2020-06-28 14:32:33


 
  西南交通大学的学者王向阳(音)说:“由于自然条件和交通基础设施缺乏,一些村庄很难脱贫。在这些地方,村民很少能成为农民工,他们依靠的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吉克所在的村子就是这样。

  阿土列尔村——即在中国广为人知的“悬崖村”——坐落在海拔1400米的山顶。这个村子鲜有游客光顾,也很难到达。

  过去几个月里,当地政府已经在昭觉县安置了84户搬迁家庭,幷以每套1万元的高额补贴价格给他们提供了公寓。

  村民们很高兴分配到了公寓。以前住山顶上时,他们的土坯房经常被雨淋,还有致命的落石风险。在那里,唯一的产业就是自给自足的农业,没有医疗,也没有正规教育。

  脱贫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欢迎。捷克科学院研究凉山和彝族的扬•卡拉奇说:“就连我的一个号称自己不能住在没有彝族壁炉的房子里的朋友,都在一年内抛弃了这个想法。”现在,他的这个朋友住进了镇上的公寓。

  迁入城镇也许是确保稳定生活的一步,但最重要的是找到工作。地方官员鼓励年轻一代到城市找工作,尤其是工业化的东南沿海。

  在我们采访的十几岁至二十几岁的当地人中,许多人一次外出务工几个月。大多数人在朋友或亲戚的安排下,成群结队地去建筑工地工作。

  凉山人能从事的工作受到教育程度限制。我们采访的大多数人充其量是半文盲,有些人不会说普通话。互联网正在改变这一点。

  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和直播为正规教育之外的阅读和写作创造了更多机会。只上过两年学的吉克说,他从直播中学到了许多关于阅读、写作和说普通话的知识。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