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世界 ->> 深度分析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观察:德国经济陷入阶段性低迷
http://www.CRNTT.com   2019-04-17 17:33:35


  中评社香港4月17日电/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欧洲经济“引擎”德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三季度环比萎缩0.2%,第四季度环比零增长,险些陷入技术性衰退;全年增长1.4%,增速较2017年大幅放缓。

  新华社今天“财经观察”文章说,进入2019年,工业产出持续疲软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等内外因素进一步拖累德国经济,但较强的内需及稳健的财政有望继续提供支撑。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今年德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0.8%。

  德国经济对出口依赖度较高。但去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外部需求减弱,美欧贸易摩擦、英国“脱欧”等不确定因素发酵,德国出口受到明显影响。

  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德国外贸顺差2278亿欧元,比前一年减少8.1%。2019年前2个月,外贸顺差同比减少8.2%,至325亿欧元。

  据德国智库伊弗经济研究所的调查,3月德国制造业出口预期指数连续第七个月下降,降至2012年10月以来最低。该研究所所长克莱门斯·菲斯特指出,德国汽车业出口预期明显减弱,金属和机械制造业情况也不乐观。

  德意志银行4月预测,今年上半年德国名义出口额仅将微弱增长或停滞。

  汽车业是德国的支柱产业,贡献了该国约5%的GDP和4%的就业。欧盟去年9月开始执行新的汽车尾气排放测试规定,加上全球需求疲
软,德国汽车业受到明显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新的尾气排放测试规定的“一次性”影响逐渐消退,私家车上牌量有所回升,但德国汽车业尚未摆脱困境,且整体工业产出疲软,已成为拖累德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