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后疫情时代要坚决反对“逆全球化”
http://www.CRNTT.com   2020-04-22 10:56:00


  中评社北京4月22日电/据北京日报报道,全球战疫胜利,必须由每一个国家的胜利共同构成,绝不能出现任何一块短板,各国必须携手相助。要走出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漩涡,也必须进一步破除全球合作的阻碍因素,塑造更坚实的全球产业链,强化全人类面对危机的协作能力。

  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开端,一场空前的和平时期的全球危机,再次唤起世人对命运与共的思考。眼下,随着疫情的蔓延和战疫的持续,关于疫情将如何影响世界格局,特别是如何重塑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愈发成为各国战略界和知识界关注的议题。

  在种种讨论中,有观点认为疫情会加速全球化,“疫情之后,世界将不再是原来的样子”;有观点指出各国可能将调整各自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即在主权经济体上进行“有限的全球化”;当然也有观点继续强调所谓“逆全球化”,试图开全球化的“倒车”。毫无疑问,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密不可分的今天,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让世界几乎每个角落都感受到了它的影响。基于不同立场和视角,对疫情影响的认识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分野,但一个再明白不过的事实是,如今的全球化已非一种可有可无、可任意选择的方向,而是一个必须完善、必须强化的现实存在。借机唱衰全球化,甚至鼓噪产业链“转移”“脱钩”等论调,不仅距离现实十分遥远,更同推动世界经济尽快走出疫情影响的共同目标背道而驰。

  国际公共卫生界有句名言:“疫情的发生不可避免,但疫情的扩散却可避免。”身处这样一个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局部问题和全球问题彼此转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包打天下。尤其是面对传染性如此之强的病毒,全球战疫胜利,必须由每一个国家的胜利共同构成,绝不能出现任何一块短板。病毒潜在的变异,则意味着欠发达地区的防控挑战更大,各国必须携手相助。看不到这个客观事实,固守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处世姿态,疫情再次大流行的风险就始终存在。而向前看,要走出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漩涡,也必须进一步破除全球合作的阻碍因素,塑造更坚实的全球产业链,强化全人类面对危机的协作能力。

  疫情过后,一些国家必然会在相关政策乃至战略上进行一些调整。比如,如今讨论较多的,某些国家可能会努力在医疗物资、药品等生产上更多投入,甚至可能会出现分解业已形成的公共卫生领域世界产业链的可能。对这种可能性的评价要做两面观。一方面,如果其意图是出于切实提高自身应对公共卫生挑战的必要能力,在紧急危机时减少对世界的依赖,反而可以更多为其他国家提供帮助,这无可厚非,也是本能反应的体现。另一方面,如果其目的是为了便于自身“退回孤岛”、甚至是给自己的置身事外提供便利,那则完全是违背世界潮流的危险做法。正如有观察人士所指出的,现在西方社会已经变成了富豪社会,他们政治思潮中的民粹主义,反全球化,反移民等观点,都是社会高度分化的产物。换言之,某些西方国家在本次疫情当中所表现出的甩锅卸责姿态,更像是国内矛盾趋于激化的外溢表现,正是全球化进程需要反对的“负能量”。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