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一带一路"在拉美,企业认可度如何提高?
http://www.CRNTT.com   2020-06-29 00:16:55


    

  当然也要看到,由于地理相隔遥远,中拉关系发展,特别是在人文交流方面仍面临不少突出的现实问题。

  据中国驻智利大使徐步介绍,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次接近1.5亿,其中赴泰国旅游人次突破1000万,赴日本人次超过800万,而拉美地区的阿根廷,2016年中国游客仅为3.5万,秘鲁为2.5万,智利约3万人,差距十分明显。作为占据世界人口总数约1/10、陆地面积近1/6的拉美,至今却没有高级别的中拉人文交流机制平台,民间交流活跃度更显不足。

  具体到“一带一路”,权威数据显示,拉美地区普通民众对“一带一路”的了解程度还很低。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开展的2018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数据表明,在所有被调查的20个海外国家中,对“一带一路”认知度最低的5个国家中拉美占了3个,分别是阿根廷(5%)、智利(5%)和墨西哥(8%),不足10%的认知度,远低于全球20%的平均水平。

  有鉴于此,必须在中拉人文交流上下更大力气,才能不断消除误解,让“一带一路”惠及中拉人民。正如阿根廷驻华大使盖铁戈所言,“我们更多谈论贸易、商业、投资,但其实文化交流是十分重要的”,“文化交流是一切的关键”。而这其中,企业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方面,中国企业要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尽最大努力化解各类风险,在重大项目投资前开展深入、细致调研,充分了解当地政治生态、法规制度、文化差异、社会习俗等,做好各类预案。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要有更多的品牌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公关意识。要在这方面投入更多人力和资金,保持好与当地主要媒体、智库、民间组织以及各类意见领袖的良好关系,共同策划、共同组织相关人文交流活动。只有真正用跨文化的思维去策划,真正用当地习惯的方式去组织,真正用融通中外的方式去表达,才能确保各项活动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