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7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以高质量消费形成长期稳定的内需市场
http://www.CRNTT.com   2019-02-05 09:47:46


在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大背景下,提振内需被提到了突出位置。
  中评社北京2月5日电/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居民消费也正加速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所以,要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不仅需要增加中等收入人群的数量和收入,还需从降低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居民负担等方面深入推进相关改革。

  上海证券报发表资深宏观经济评论人 周子勋文章表示,在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大背景下,提振内需被提到了突出位置。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十部委日前联合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以高质量供给催生新的市场需求,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案提出了六方面24项具体措施,涉及汽车、家电、农村、5G商用等多个领域。

  文章分析,在春节前出台新的提振消费举措,意味深长。

  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点工作任务,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 年)》的具体部署、落实。通过新的提振消费举措,撬动起新的消费热潮,也希望通过促进汽车消费、补足城市消费供给短板、促进农村消费提质升级、支持优质工业品下乡等举措,激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

  中国经济结构在改变,消费在宏观经济中的角色分量越来越重。在2018年中国90万亿元的GDP总量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6.2%,比2017年大幅提高18.6个百分点,是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成为推动2018年GDP实现6.6%增速的重要动力。从全球来看,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在发展中国家该比重平均为62%,在部分发达国家则超过90%,可见,我们还有不小的潜力。

  消费需求增加的前提是居民收入增加。2018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5%,快于人均GDP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2%,加快0.8个百分点。

  曾有研究人士将1949年以后的中国消费划为四个阶段:一是计划消费阶段(1949-1976),那时候居民消费水平尚不能满足温饱。二是功能消费阶段(1976-1995),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点首先是功能,产品高度同质化。三是品牌消费阶段(1995-2012),国际品牌大量进入,国人开始注重品牌,也渐渐形成了品牌文化。四是精致消费阶段(2012-),此时国人开始注重消费的个性、品质和时尚,追求精致的消费,注重消费质量而不是数量,在意生活品质而不是档次。虽然学界对各阶段具体的起止时间还有争论,但这种对中国消费需求升级的划分是很有道理的。在中国深入全球化的过程中,随着财富的积累,消费者和消费市场也在遵循消费的历史发展规律。而把握了消费发展规律,也就把握了未来的市场。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消费对经济贡献的上升是近两年投资增速显着下滑之后的相对结果。笔者认为这种看法过于短视,仍固守着投资驱动经济的旧模式看问题,还是总需求管理主导宏观政策下的思维。今天,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重视消费就是无法理解今后的中国经济。从长周期来观察,中国经济正处于历史性的转折期,从改革开放以来以依靠廉价要素、投资拉动、“世界工厂1.0”、初级全球化、人口红利、城市化和工业化为特征的快速增长阶段进入以消费升级、服务业大发展、制造业升级(“世界工厂2.0、3.0”)、城市化下半场、工业化后期、信息社会等为特征的阶段。而恰恰在中国迈向消费社会新阶段的时候,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大背景下,消费是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核心。

  只是,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为世界之最,消费质量却还不高,与习惯上对中产消费的认知还有较大偏差。特别是大城市的中等收入人群看起来似乎与欧美国家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不大,但在消费质量上却有很大差距。要推动长期稳定消费市场的形成,就得正视并设法尽力缩小这种偏差。

  以家庭支出形成的资产为例,中国家庭住房资产占比较高,流动性资产不足。据广发银行联合西南财经大学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2017年,中国城市家庭总资产中房产占比高达77.7%,金融资产占比仅11.8%。房价、利率的起落都会带来家庭财富和支出的巨大变化,影响家庭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因此,虽然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壮大形成了居民消费主力,但仍需在改善消费需求结构上下大功夫。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8万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比2017年放缓1.2个百分点。2018年下半年以来,通讯类产品和汽车消费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而这两者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占比较高,这些产品往往也是中等收入群体需求最多的。这表明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另有分析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服务价格大涨,都反映在名义消费增长中。所以,中等收入群体和消费数量在增加,但消费质量,特别是服务消费质量却还未得到应有的提升。这又将是一篇大文章。

  文章最后说,一言以蔽之,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居民消费也正加速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所以,要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不仅需要增加中等收入人群的数量和收入,还需从降低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居民负担等方面深入推进相关改革,进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真正全方位提升中国各阶层居民的生活质量。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