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国民储蓄率十连降!钱都去哪了?
http://www.CRNTT.com   2019-04-09 08:36:10


 
  3

  储蓄率下滑对经济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储蓄率下行趋势不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很深刻。

  首先,居民储蓄率的回落,说明高储蓄、高投资带来的经济高增长趋势已不可持续。然而,硬币另一面是,储蓄率的下滑,也意味着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触底回升,中国经济的消费率已从2010年的48.45%稳步回升到53.6%,消费也取代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其次,储蓄率下滑,意味着房价持续上涨趋势不可持续。国民储蓄率下滑,说明“六个钱包”购房模式已不可持续,加上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居民收入增速放缓趋势凸显,过度负债、高杠杆购房的风险剧增。总之,储蓄率下行、高负债导致的住房购买力削弱,将是房价升温的主要制约因素。

  4

  普通人如何做好养老规划

  综合来看,居民储蓄保持长期高位的时代已经结束。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应在储蓄、投资、消费三方面做到平衡:

  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做到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因为高收益、高风险依然是恒久不变的规律。

  在举债和透支消费时,要保持收入与支出平衡,特别是年轻人,有必要约束自身的消费冲动,进行科学合理的个人财富规划。

  房地产黄金十年已经终结,此时此刻,普通家庭在高负债购房时,需根据自身财力和未来预期收入,量力而行。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之时,国家提供的养老金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年轻时期适当增加储蓄、减少消费,或许能避免退休生活的窘境。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  作者:黄志龙(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