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积极发展仿制药纾解药品短缺
http://www.CRNTT.com   2019-10-11 12:20:54


  中评社北京10月11日电/10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共33个品种入选,囊括了多种抗癌药、罕见病药物以及此前曾出现短缺的药品等。这些入选品种主要为国内专利到期和专利即将到期尚没有提出注册申请、临床供应短缺(竞争不充分)的药品,旨在引导企业研发、注册和生产。

  据了解,仿制药是指与商品名药在剂量、效力、作用以及适应证上相同或趋同的一种仿制品。目前世界上将有150种以上总价值达340多亿美元的专利药品保护期到期,到期后,其他国家和制药厂即可生产仿制药。之所以要鼓励生产仿制药,根本原因在于正版原研药价格昂贵,特别是一些治疗各种癌症的靶向药物,仿制药价格则低很多。

  网民“张树民”说,很多仿制药投入市场后,因为费用比原研药便宜很多,对于患者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能够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对于医生来说,会根据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有了仿制药,也多了一种选择。

  网民“张晴”认为,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出台相关政策,在药企研发、仿制过程中开辟“绿色通道”,包括加快审批,让企业尽快能够投入研发、投入生产等。

  网民“邱少华”认为,国家层面对仿制药的重视,以及种种仿制药替代现象的出现,意味着我国药品市场价格将进入一个下降通道。当然,仿制药并不是山寨药,在国际市场上,各国对仿制药都有着同样严格的要求,我国的仿制药水平与美日甚至印度都有不小差距,需要利用政策和市场的力量,合理推动仿制药发展和水平的提升。

  还有网民表示,通过多渠道降低居民用药价格,解决看病贵问题,需要持续推行。因为看病这一重要民生问题缓解了,既能降低居民生活负担,还能为降低企业医保费率打开空间,从而减轻企业负担,可谓一举多得。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