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0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北京战疫“精准防控”从何而来?
http://www.CRNTT.com   2020-07-05 08:26:49


  中评社北京7月5日电/“精准防控,不伤全局”“堪称国内防疫模板”……北京战疫持续推进、战局趋稳向好,不少疾控专家都为北京非常时期的防控成效点赞。

  “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北京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果断处置的姿态和精准防控的举措,让人印象深刻。溯源迅速,第一时间锁定新发地市场,短短几天即排查相关人员近20万;隔离精确,根据各街道风险等级实行分区管理,根据疫情变化动态调整防控策略;检测有力,截至6月28日12时,全市已累计完成采样829.9万人,检测768.7万人,基本完成“应检尽检”,应检人员动态清零……“点穴”式防控,有效阻断了传播链条,将防疫强度控制在有限范围内,将疫情对社会的影响降至最低,最大限度确保了城市有序运行。

  战疫贵在精准,可也难在精准。新发地市场是北京最大的菜篮子,有说法是每天去新发地的人手拉手可以绕北京四环一圈。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共11个区、47个街道发现确诊病例,扩散范围可见一斑。疫情涉及的行业场景、途径、症状复杂多样,餐饮业人员、外卖小哥多有“中招”,为战疫更添挑战。在一座2100多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在1.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寻找有关人员的蛛丝马迹,其艰巨性复杂性可想而知。而北京以顽强的斗志和扎实的工作,摸排重点人群、筛查易感人群;切小切细“防控单元”,按街道、社区,甚至小区、楼宇实现“精准落子”……在复杂图景中走线穿针,需要严谨的决策部署,更彰显出求精求细的“绣花精神”。

  而在“精准防控”的背后,是基层工作者的辛勤汗水。为寻找新发地有关人员,全市7000多个社区、近10万名社区工作者及数十万名志愿者挨家挨户开展“敲门行动”、“地毯式”摸排;为尽快完成“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医护人员火线出征、日夜奋战;为隔离人员安心“足不出户”,社区工作者事无巨细提供针对性服务,从代扔垃圾到采购生活用品、关注心理健康,每天数不清爬了多少楼、敲了多少门。北京战疫中每一点进展,都凝结着基层工作者的巨大付出。正是他们跑断腿、磨破嘴,冲上去、顶下来,才将精准一点一滴融入到防控进程之中。

  疫情防控守护着每一个人,履行防控责任、支持防控工作没有旁观者。除做好自身防护之外,广大市民尤须对一线工作多理解多配合。处于隔离观察期间的人员,本身就是重点人群,更要严守规则,决不能将他人的辛勤劳动视作理所当然,不管不顾放飞自我。当基层工作者为了解决千家万户的后顾之忧而奔忙之时,也应以制度层面的切实保障,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该奖励奖励,该撑腰撑腰,别让他们身累心也累。

  特殊战疫,对北京而言是一场大考,也是一次深刻洗礼。在实现精准防控的过程中,既以战代练、增强本领,同时发现短板、查漏补缺,将宝贵经验用之长远,大城之治必然更加精细、再上台阶。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胡宇齐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