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抓紧利用好与欧美在疫情控制上的“时间差”,力争率先全面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积极调整、主动作为。在经济产业上,一方面全力推动产业转型与提质升级,通过科技研发逐步实现高技术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进口替代,提升在区域乃至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集中资源,大力开发欠发达地区,通过投资改善发展环境,释放发展潜力,带动内需规模性发展以支撑总体经济增长。
对外政策上,中国应主动推动区域融合、经济一体化,并把东北亚作为重点。此次疫情防控中,欧盟的困境反映出其一体化模式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体化经济社会政策与国家主权之间的矛盾。从这个角度看,东北亚区域应当以治理为导向、而非以权力为导向构建地区秩序。
东北亚通过治理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与地区秩序转型,更适合采用东盟模式,即重大决策都是在国家而非地区组织的层面上做出,不能照搬强行“大一统”的欧盟模式。东北亚加强区域合作、以治理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及地区秩序转型的关键是:一、奉行“柔性的多边协调主义”原则;二、坚持“优化存量、改善变量”的基本思路;三、探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实操路径。
“后新冠”阶段,中日关系仍将处于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新常态”。“新时代的中日关系”有其时代特色、有新的追求,但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而有问题又不等于不能实现发展。中日关系将持续改善,但结构性矛盾短期难以消解。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国既要“紧”,也要“稳”,该做的要抓紧做,主动作为,协调合作,推动以双边带周边。但一切应建立在扎实研究、科学研判的基础上,目标设定要合理,方案具有可行性,不能以期盼代替研判,以良好愿望代替客观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日关系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