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在分配上并不均衡。而更关键的是,这种“不均衡”恰恰发生在世界头号大国美国身上。其实,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头几年里,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去全球化”的现象,如贸易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过,这些以商品、服务、资本、人员国际流动减少为特征的“去全球化”,实质上只是使全球化进程放缓,而不是逆转。
目前最现实的问题是供给链的重塑。有关国家会更注重保持供给冗余度,谋求构建更多元化的供给链,增加供应链的弹性与韧性,规避过度依赖偏远地区供应的风险。目前中国集中了全球制造业产能的约30%,因此也将成为这一轮供应链调整的重点对象,成为“靶心”。
国际关系的区域化发展趋势可能加速
病毒攻击不分国界,但带有地域性特点。生产基地与消费市场之间距离越远、布局越分散,就意味着风险越大。因此,今后的国际合作可能会更多考虑地理、地缘性因素。海外投资的企业可能会将经营重点放在更靠近本土而不是远离本土的地方。更靠近本土就意味着“本地区”,这将促进地缘经济思维的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合作、经济一体化可能得到促进。有学者已提出,中国应加快“引资补链”,在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地区重点打造一批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规模达几千亿到上万亿的战略新兴产业链集群。在幅员广阔的中国,将产业链全部配置在本土范围内是可能的,但在日韩等国则有难度,只能依托周边、特别是东北亚地区进行调整。这将提升东北亚区域内的贸易比重,促进区域内各国间经济依存度进一步加强。
此次疫情下,世界不同区域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欧盟、东亚(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北美国家,各个地区政府与民众在反应和对策上都明显不同。疫情应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个特定地区的文化共性,相对于欧美的“工具理性”思维,东亚国家的抗疫举措则体现出“人本化”的价值观念。而这些文化共性或将成为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的社会文化基础。
大国战略博弈加剧,尖端技术、规则标准之争成为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