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小心新型金融欺诈
http://www.CRNTT.com   2019-06-30 08:33:28


  中评社北京6月30日电/近日,一张黑中介骗贷团伙组织开展运营培训的照片引发关注。一些网友无奈之余感叹道,“竟然骗子都这么‘努力’了?”实际上,据第三方机构观察,随着欺诈技术的发展,以移动网络为“温床”的金融诈骗,呈现受骗报案量占比高、受骗金额高、受害者低龄化的“两高一低”趋势。刚毕业的大学生、打工族和农村人群由于防骗能力弱,社会经验不足,容易成为骗子重点行骗人群,而且,骗子在诈骗成功后往往会选择连环作案。

  假冒客服没放款先收费、包装资质承诺下款、花钱消除征信污点、注销网贷账号转移授信额度等,这些都是当下出现的一些新型金融欺诈。

  在面对这样一些精心设计的连环诈骗,以及移花接木的组合骗术,的确让人感到有些防不胜防。但无论怎么变,骗子的最终目的是“钱”,要想守住自己的辛苦钱,就要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比如,这真的是银行或者公检法等打来的电话吗?为什么找到我?我为什么要借这些钱?这些钱都给了谁?

  其实,众多诈骗案件中,受害者在接到陌生电话时基本都会在第一时间质疑,但骗子是组团专业行骗,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改诈骗剧本。骗子掌握的受害者信息一般来自网络,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由于受害者缺乏防骗知识,做出一些无效核实的动作,容易上当受骗。

  比如,当接到假客服电话时,许多人已有和官方客服联系核实的意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应当从自己手机APP中查找客服电话,并主动呼出。骗子多是利用网络电话进行诈骗,使用的是可以随意设置的虚拟网络拨号,呈现出来的来电号码看似就是银行或者公检法等机构的,但背后实际是处心积虑的骗子。

  提高金融防诈骗意识,多主动了解一些防骗知识,是抵挡住骗子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有用的一道防线。很多不法分子常常抓住人们的侥幸心理,通过利益诱惑进行各种诈骗,面对“天上掉馅饼”的事,一定要多个心眼,避免上当受骗。

  除了利益诱惑,在现实中,还出现了传统电信诈骗升级变种的案例,近期就有一个案例,是骗子运用假冒通信局、假冒公检法、利用网贷平台诱骗构成一套三步走的诈骗组合拳,剧情场景层层深入,利用威逼恐吓和骗取信任进行心理攻防,最终达到骗取存款和信贷借款的双重利益目的。

  面对这样的新欺诈手段,更需要当事人提高警惕。对个人来说,要清楚地认识到,从网贷平台借款收到的资金属于信用消费贷款,是自己名下的负债,需要自己去偿还的。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切勿轻易以任何名义要求借款转账,以免造成经济损失。此外,还应警惕陌生人以任何理由要求加QQ或加微信,实际上,通过聊天博取好感再进行金融诈骗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且金额往往较大。最后,如果在转账时发现转账账户为个人账户,且人名又不熟悉,则一定要小心对方很大可能是骗子。

  当然,除了个人的主动设防外,防范新型金融欺诈还需要金融机构主动输出金融知识,用更能被群众接受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让群众知道怎么运用正当途径守护好自身的“钱袋子”,用实际行动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要联合公检法等单位,对金融诈骗行为及时介入,用“组合拳”方式对金融诈骗行为形成高压态势,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秦倪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