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世界 ->> 深度分析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华网路报:“两国论”蠕动前行的危险
http://www.CRNTT.com   2019-07-24 08:48:02


蔡英文
  中评社香港7月24日电/蔡英文刚刚结束了她上任三年零两个月来的第七次外访。

  大华网路报今天点评专栏说,值得关注的是,此行所涵盖的是与“中华民国”有正式外交关系加勒比海四国,然而,这些国家却以“中华民国台湾”相称,且据报道,此为台湾方面的要求。这是蔡英文外访首次出现的现象,其政治含意必然很高,对台海局势的影响也就不容轻忽。 
 
  须知,和这些国家建交的是“中华民国”,所谓“中华民国台湾”并非“国号”,所以他们称呼“中华民国”乃理所当然,若偶尔以地理认知而称呼台湾,亦可理解。他们却应蔡政府要求而使用过去未有的称呼,近乎是非正式地被通知“中华民国”更改“国号”。鉴于一年来蔡英文愈来愈明显的“两国论”言行,两岸关系将随着台湾大选迫近而益形紧绷脆弱。 
 
  上月26日,蔡英文向韩国瑜喊话称,请韩先确认“中华民国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实在是非常奇怪诡异的说法。韩国瑜或任何国民党人士或任何一位“国民”,都没有理由不承认“中华民国”是“主权国家”,除非是“台独”人士,蔡英文说的却是“中华民国台湾”,显然就是刻意和传统意义、“宪法”意涵的“中华民国”进行区别,而这正是“两国论”的核心主张。按照该论,两岸为“一边一国”,这也终将刺激大陆强力反弹,造成双方摊牌。台湾有何必要做此冒险? 
 
  李登辉在位后期的1998年9月,组织了蔡英文等人参加“两国论”小组,于1999年5月完成研究报告,包括建议以“中华民国台湾”取代“中华民国”;纵使仍称“中华民国”也不应强调始自1912年,以切断“中华民国”和中国大陆的历史及政治联结。1999年7月,李登辉依据该报告而向“德国之声”提出两岸为国与国关系,立即引起大陆和美国的震惊,因为这打破了两岸在1992年对口头声明一中原则、谋求国家统一的共同立场,也冲击了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