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驻村要助村 扶贫求精准
http://www.CRNTT.com   2020-04-24 13:19:00


 

  如何转型升级?首先要找对路子,“里子”和“面子”两手抓。据刘强介绍,刚到村上他就接手了“道德超市”在万年村的落地。他第一时间细化方案,最终在5月底迎来了超市开张。

  有别于其他超市,“道德超市”明确将生活垃圾治理、户厕改造、湿地池建设、庭院改造、清河行动、畜禽粪污治理等纳入积分项,并单设了家庭整洁类1星、2星、3星专项积分项,创新村民自治形式,调动村民参与集体建设的积极性。

  如今,村民们的内生动力得到了充分激发,干劲十足。万年村“里子”得到了提高,“面子”也同样不能忽视。

  集体经济是未来万年村产业发展的重头戏,在该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刘强与村两委商量,决定将村内原有的集体经济产业园重新规划,整体打包流转给有能力的人,创新发展模式,让集体经济真正发挥作用,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引擎。

  “现在我们还在村内打造了绿化景观节点,下一步发展重点还有乡村旅游。”刘强说,未来他还打算借力村内已发展产业,走农旅融合产业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加产业附加值,激活万年村乡村振兴发展活力,带火乡村旅游。

  今年受疫情影响,落实脱贫任务、抓紧农业复产,刘强更没有松劲。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