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世界 ->> 深度分析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观察:阿根廷为何深陷“中等收入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9-06-19 13:21:15


  中评社香港6月19日电/早在百年之前,阿根廷的人均国民收入就已排在世界前列;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然而,之后阿根廷的经济发展深陷困境,如今又再次面临本币大幅贬值、经济衰退难题。“中等收入陷阱”似乎已成为阿根廷难以打破的“魔咒”。

  新华社报道,专家认为,政治因素导致的政策急转和缺乏连续性问题,财政纪律废弛、滥发货币导致本币信用破产,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滞后,是阿根廷经济迄今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

  首先,在政治经济层面,阿根廷经常出现左右翼政策“急转”问题,即下届政府完全推翻上届政府的做法,致使其政策缺乏连续性、极端主义盛行。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军政府执政时期,阿根廷政府高度干预经济发展,长期采取进口替代的保护主义发展模式。到了九十年代,阿根廷又因为政府干预失灵而完全转向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大规模私有化、放松政府监管,这又导致了本土企业破产、金融风险加剧等一系列问题。

  阿根廷经济学家巴勃罗·萨尔瓦多表示,阿根廷缺少基于长远发展考虑的经济政策。为了赢得支持率,下届政府往往放大上届政府遗留的问题,采取完全不同的新政,这影响了阿根廷的投资大环境,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

  其次,财政纪律废弛导致债务无度扩张,不遵守货币政策纪律导致本币信用破产、长期贬值,经济严重依赖美元。

  阿根廷长期依赖外债,债务无度扩张导致阿根廷在1982年和2001年爆发两次债务危机。同时,阿根廷常年滥发货币,本币比索汇率大幅波动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由于市场对阿根廷货币缺乏信心,无论是企业还是民众都普遍养成了储蓄美元的习惯。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