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在这一关键技术领域,中国将主导国际标准制定
http://www.CRNTT.com   2019-06-28 10:53:37


2017年9月29日,在“京沪干线”北京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电子屏右侧)使用量子加密视频会议系统与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的科研人员(电子屏左侧)通话。当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结合“墨子号”卫星,中国科学家成功与奥地利实现了世界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6月28日电/中国将主导防止机密信息被第三方监听的新一代密码技术“量子密码”的规则制定。中国提出制定量子密码安全的国际评估标准的构想。中国不仅将在量子密码的技术开发方面掌握主导权,在规则制定上也如是,中国在安全领域的存在感或将提高。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6月26日报道,量子密码是利用量子力学的物理性质的密码。信息的发送者用光子携带用于加密和解读的钥匙的信息。如果第三方进行监听,会留有痕迹,只要确认光子的状态,就能确认监听的有无。作为高性能量子计算机等新一代计算机防止数据泄露的技术而受到期待。

  中国有关机构为广泛普及量子密码,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工作组提出制定评估安全性的国际标准。

  量子密码作为新一代密码的选项受到期待,但此前没有国际性评估标准。如果中国主导规则制定,幷获得ISO的支持,在销售采用量子密码所需设备的时候,不仅是企业,还容易被各国的政府采购引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