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屠海鸣:如何确保落实新选举制度不走样不变形
http://www.CRNTT.com   2021-05-21 09:24:03


  中评社北京5月21日电/据大公报报道,特区政府关于修改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的草案公布之后,反对派普遍泄气,建制派情绪高涨。反对派泄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建制派情绪高涨,也并非百分之百值得肯定,还须注意其中的不良苗头。

  新选举制度旨在让“爱国者治港,反中乱港者出局”,中央领导反覆强调,完善选举制度并非要搞“清一色”。新选举制度是要推动香港实现良政善治,提高治理效能,并非限制港人的民主空间。因此,包括建制派在内的各界别应避免出现相互倾轧的现象。眼下,值得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如何确保落实新选举制度不走样、不变形?

  建制派是否有监督政府的能力?

  新选举制度重构选委会,赋予选委会更多权力,并取消区议会在选委会的席位,这些变革为建制派参政议政提供了更大空间。最近,建制派出现了不少“奔竞之士”,激烈竞争选委会的席位。这种热情当然值得肯定。然而,每一位“奔竞之士”都应想一想:是否具备监督政府的能力?以笔者之见,这种能力至少可以包括三个关键词:依法,为民,专业。

  所谓“依法”,就是要依法监督。特区政府必须依法施政,建制派也要依法监督。首先要弄懂所“依”之“法”为何?基本法在香港具有宪制地位,香港国安法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落实基本法的一部法律,“奔竞之士”对两部法律理解是否透彻?其次要弄懂两部法律与香港本地法律之间的关系。回归以来,香港本地法律基本没有变,但须与基本法和国安法相衔接、不冲突。“奔竞之士”能否精准把握?只有扎实的法律素养,依法监督政府才有可能。

  所谓“为民”,就是要代表主流民意。参政议政既不是“揽炒”,也不是当“花瓶”。香港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诸多社会矛盾,比如贫富差距拉大,民生难题成堆,市民期盼特区的管治团队尽快破解难题,纾解民困。如果新选举制度施行后,各路政治人物仍然沉湎于你争我斗,将个人及小团体利益凌驾于香港整体利益之上,罔顾主流民意,无视底层民众的诉求,那岂不是背离了修订选举制度的初衷?

  所谓“专业”,就是参政议政要有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这些年来,香港不缺政治争斗的“高人”,缺的是踏踏实实解决难题的高手。客观地讲,由于反对派“揽炒”,近年来建制派忙于应对,也拉低了建制派的建设能力,香港的整体治理水平不高。如今,香港的创科发展明显落后,香港经济还没有走出衰退周期,香港的年轻人迷茫困惑,香港的“住房难”“供地难”久拖不决。试问:谁能拿出高招?如果没有“两把刷子”,岂不有负重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