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6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环球网评:香港自己养不活海洋公园
http://www.CRNTT.com   2020-05-16 00:17:47


  中评社北京5月15日电/香港自己养不活海洋公园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周显
 
  香港特区政府于14日审议拨款54亿港元给海洋公园,否则,其营运资金将会在下月枯竭,影响到2000多名员工以及7500只动物的存亡去留。然而,这笔款项中的30亿港元是用来还债,纵然成功通过拨款,也只能把公园的关闭日期推迟一年。它原来的建议拨款是106亿港元,其中包括发展计划,但近几年因“占中”、反修例、新冠疫情等因素,访园旅客大为减少,估计新发展投资也无法收到刺激入场人数的效果,因此拨款数目减半,但同时也即是说,就算拨款成功,公园也无法收支平衡地持续营运下去。
 
  海洋公园自1977年正式运作,见证了香港的现代变迁,作为世界级主题乐园、内地游客香港自由行必到一站,承载着许多人的记忆。英国广播公司(BBC)13日对此事做了深度报道,其中犯了不少事实性错误,例如说海洋公园“是非牟利保育组织”,但看《海洋公园条例》,它是法人团体,以“管理与管制海洋公园作为一个公众康乐及教育公园”,并不涉及保育。而更为离谱的,是报道采访了多名支持“反对派”的香港政客和学者,将海洋公园在商业上的失败,归咎于“太过依赖内地旅客”云云。
 
  海洋公园成立之初由政府拨地、赛马会斥资兴建,很快便出现了亏损,由政府从赛马会的手上接管。其后新建了多项设施,例如集古村、鲨鱼馆、儿童王国、水上乐园,均不受欢迎。
 
  2003年,海洋公园由号称“兰桂坊之父”的犹太裔商人盛智文接手,盛作出多项改革,其中最有创意的是推广外国的“哈啰威”(万圣节),令其成为香港一大节日。然而,公园的多项大型建设,例如海滨乐园、热带雨林天地、冰极天地等等,投资本金高达55.5亿港元,是由借贷得来,可以说,今日海洋公园的财政困境,正是源自当年盛智文的借贷投资。至于海洋公园最受欢迎的生物,如熊猫、金丝猴、中华鲟、娃娃鱼等,则全是来自内地的无私帮助。
 
  实际上,海洋公园之所以能够转亏为盈,完全是因为2003年之后内地自由行的逐步扩大,由大量的内地游客所支撑。BBC拿香港迪士尼乐园作比较,说海洋公园因太过依赖内地游客才陷入困境,完全是胡说八道。数字说明一切﹕迪士尼乐园自2005年开业以来,一直亏本,直至自由行持续扩大之后,方才扭亏为盈。以2013年自由行高峰期为例,迪士尼的内地游客占45%,海洋公园是50%,两者的相差只是5%而已。
 
  那为什么迪士尼乐园的人均消费量更高呢?原因很简单,迪士尼乐园的投资额是海洋公园的好几倍,固定资产多,人均消费更多,是自然的事。但如果计算投资回报率,以少亏当赢计,海洋公园的投资固然不智,但迪士尼显然更“冤大头”得多。
 
  一个基本常识是,主题公园的规模极大,一个城市所能提供的游客数量绝对不能满足其营运成本,而是需要地区周边的大量人口,方能构成共生环境,例如美国的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世界,分别位于人口大州加利福尼亚与佛罗里达,日本有东京迪士尼和大阪环球影城,广东长隆水上乐园所在的大湾区有7100万人口,香港不论是迪士尼乐园还是海洋公园,都必须依靠内地游客方能生存,单靠本城市和国际游客,根本不足以养活偌大的一个主题公园。
 
  这几年来,香港因“占中”、反修例、新冠疫情等因素,内地游客已锐减至接近零,别说是海洋公园或者迪士尼乐园,就是整个香港旅游业以至经济体系,也是一蹶不振。要想把香港经济重新救活,只有一剂药,就是重新融合香港与内地,加快与大湾区的社会经济合作。毕竟,扩大市场与增加贸易是刺激经济的不二法门。然而,在“黑暴”横行、社会不靖的今天,要想搞活香港,先决条件是把“黑暴”病毒消除,让社会恢复正轨,方可去谈旅游业及整个经济的重振。说到底,病情的症结是在政治和社会,毒根不除、无以去病。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