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时事专题 ->> 汪毅夫顾盼两岸 】 【打 印】 
汪毅夫:“哀其无奈”的挽诗
http://www.CRNTT.com   2019-04-05 00:07:50


汪毅夫(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4月5日电(作者 汪毅夫) 台湾诗人许南英《挽友》诗有题注曰:“有台友某者,为台名宿,家亦小康。中壬午乡榜,有正人君子之目。自台让地后,某不舍家产,首先回台,请入日籍。乡人鄙之,日人亦有贬词焉。积产数万,子女尚未婚嫁。闻于己酉九月病故,不禁为之慨然,率笔成此”。其诗(并注)曰:“疑是传闻尚未真,斯人尚有二年春(友尝自言是老僧转世,寿有六十九,今年六十七而殁)。半生书癖兼钱癖(友自言生平第一爱读书,第二爱积钱),末路清人又日人。一室有戈遗子女,九原无地葬金银。老僧自念南无佛,忏悔红尘未了缘”。许南英对亡友的悼念可用“哀其无奈”概言之,哀其生前、身后之种种无奈也,包括其因“请入日籍”而遭乡人鄙、日人贬。  

  许南英诗中这位“台友某者” 、“台名宿”、“壬午乡榜”举人就是人称“蔡老夫子”的蔡玉琳(1843—1909)。老蔡字国屏,号春岩 ,台南人。长年以授徒为业,门下多俊秀,如汪春源、谢雪渔等。著作有《丛桂堂诗钞》。许南英所记“自台让地后,某不舍家产,首先返台,请入日籍”的故事宜有说焉。  

  1895年清廷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约之第五款规定:“本约批准互换之后,限二年之内,日本准中国让与地方人民愿迁居让与地方之外者任便变卖所有产业,退去界外,但限满之后尚未迁徏者,酌宜视为日本臣民”;约之第十一款规定:“定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即日本明治二十八年五月八日(汪按,亦即公元1895年5月8日),在烟台互换”。于是,换约后两年的1897年5月8日成为“台民去留”的最后期限。愈期仍留居台湾者即被动失去中国国籍并取得日本国籍。然而,我们从王学新编译的《日治时期籍民与国籍史料汇编》(台湾文献馆2010年10月版)可知,日据台湾当局在1897年5月8日以后仍然受理所谓“漏籍”者(其中不乏台湾名人如林季商、卢德祥等人)的“入籍申请”,蔡玉琳应是其中的一例。     

   在日据时期的台湾、在台湾的日据时期,同被动取得日本国籍一样,主动“请入日籍”往往也是事出无奈。作为内渡大陆的台湾诗人,许南英一生积极抗日,1895年率义军抵抗日本侵略军直至台湾全岛沦陷。他怨的是腐败无能的清廷,恨的是罪恶滔天的日本侵略者,对亡友、对台湾人民特殊的历史遭遇则感同身受,完全理解、也相当同情。

  (作者汪毅夫系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