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人从众”的背后,这些很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20-10-12 00:22:21


  中评社北京10月11日电/网评:“人从众”的背后,这些很中国!

  来源:人民网 作者:袁天宁

  如何评价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黄金周”?有人说得好,“这个假期像过年一样”。

  的确,放眼神州大地,八天时间里,280家5A级旅游景区、3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人气爆棚,6.37亿人次的庞大游客规模忙而不乱,39.52亿元的国庆档电影票房欣欣向荣……特殊背景下的这个长假,既是一段经济复苏强劲、消费热度回暖的休闲时光,也是一次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契机。

  节日当中,文旅是点亮消费的重要引擎。随着生活品质的跃升,在今天提到旅游,不再是简单的观光浏览,而是追求沉浸式体验的深度游、精品游;告别了单一的旅游线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乡村休闲游、文化游、古镇游等特色旅游。四川成都的国庆中秋喜乐游暨洛水风华汉服节、印象嘉陵江·百姓大舞台等活动,丰富了游客的选择;广西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桂林千古情演出出现爆发性增长……从“有没有、缺不缺”,到“好不好、精不精”,假日市场的产品供给实现了从数量追求向品质提升的转变。

  拉伸观察的镜头就会发现,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发展梯度,反过来也为游客提供了差异化的体验。风格迥异的禀赋,换个角度就是层出不穷的机遇。不管高山草原俊美的自然风光,还是繁华都市隽永的人文景观,又或者是沿海地区怡人的海阔天空,“人从众”的井喷需求,都发挥出带动当地、辐射周边的“磁场效应”。数据显示,国庆节、中秋节八天假期期间,游客平均出游半径 213.0 公里,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为 14.2 公里,出游半径较劳动节和端午假期增长 56% 以上。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文旅产业冲击巨大。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也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窗口。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5G全覆盖,“云展览”精彩纷呈,古老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在国家博物馆,“云游览模式”上线,观众宅家也能“云观展”“云学习”……文旅企业纷纷试水“上云、用数、赋智”,运用大数据、短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手段,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引导和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热点新模式。数字文旅新业态正在拓展新的天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