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俄企校联合发表首篇工程建造成果论文
http://www.CRNTT.com   2020-07-17 08:23:27


  中评社北京7月17日电/据人民网报道,2020年6月由中建一局和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联合撰写的论文《BIM技术在欧洲古建修复工程中的应用》在俄罗斯国际学术期刊《工业和民用建筑》今年第六期上发表,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副校长普斯多夫加尔、高级研究员阿达姆采维奇,中建一局中共“六大”会址修复项目工程师袁文岑、朱蓉蓉为主要作者。这是中俄企校联合在俄罗斯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首篇工程建造成果论文,也是为中俄科技创新年献礼。

  据普斯多夫加尔介绍,BIM技术的核心是一个计算机三维模型数据库,可应用于工程测绘、设计、建造和运维等工程建造的全生命周期,推进工程建造上下游各企业间的高效沟通和交流,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2015年前,BIM技术在俄罗斯还未广泛应用,在古建修复类工程中的应用次数更为少见。

  《BIM技术在欧洲古建修复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以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为成功案例,总结了BIM技术在传统欧式古建修复中的应用成果。正是这一技术在“六大”会址修复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应用,有效解决了工程建造中结构修复、装饰装修、机电安装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难题,项目团队只用293天就完成了中共“六大”会址全部修复任务,比计划提前10天竣工,创造了俄罗斯古建修复的“第一速度”。

  中共“六大”会址原为俄贵族庄园主楼,位于莫斯科市圣三一行政区五一村,始建于1827年,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期间这座古建经历了多次火灾,损毁严重,要在不到一年时间“修旧如旧”、精准复原,难度很大。

  袁文岑表示,2015年9月中建一局获得施工许可时,离计划竣工时间只剩不到300天,又正值俄罗斯进入冬季,按属地管理要求须停工5个多月。“最大的难题不只时间,还要在没图纸、只有废墟遗址的情况下收集可实现精准复原的各类建造数据。”面对挑战,中建一局特别组建了BIM团队,应用国际领先的古建修复三维扫描技术解决上述难题。会址建筑的穹顶是俄罗斯古典弧形建筑,结构复杂,团队建立了穹顶结构BIM 模型,将模型进行3D打印交由厂家制作成实物模型,用于现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定修复实施方案。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