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林忠山语中评:韩、郭民调差距恐不超过5%
http://www.CRNTT.com   2019-06-24 00:11:38


林忠山。(中评社 郑羿菲摄)
  中评社台北6月24日电(记者 郑羿菲)中国国民党前“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大学政治系副教授林忠山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韩阵营主要是靠个人人气,加上地方派系动员来呈现自己的政治能量,在初选阶段成功地将声势拉上来,在未来几场政见发表会,会是民众评价的地方。

  林忠山说,目前韩国瑜的形势是赢过郭台铭,但在前“立法院长”王金平支持者可能转移,加上民进党铁绿民众策略性灌票,郭、韩就有可能打成平手,最后民调差距恐不会超过5%。

  林忠山,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博士,曾以新党身份任第三届“国民大会代表”、在2016至2017年担任中国国民党“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现为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系副教授、三民主义大同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国民党内初选最有可能出现的两强分别是韩国瑜、郭台铭,怎么看韩阵营与郭阵营的策略方针?林忠山接受中评社访问时分析,韩之前曾有对高雄市民的4年承诺包袱,但韩现在已脱离了这个承诺的障碍,对韩来说已无后顾之忧,而韩看起来与国民党若即若离的状态,原因就在韩本身不想承接国民党的负面包袱,这是韩国瑜的战法。

  林忠山说,韩国瑜主要是靠个人的人气,然后请地方派系做政治动员造势,来呈现自己的政治能量,而韩的口号“台湾安全,人民有钱”讲得很好,也是台湾民众要的,至少在初选阶段成功的把庶民的声浪拉上来。

  林忠山也指出,但是韩国瑜比较缺乏论述如何达到“台湾安全,人民有钱”的理论基础,在治理的层面,韩透露出身边没有能人的形象,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民进党操弄“罢免”的议题,来抹黑、制造负面形象,进而误导民众韩做不好高雄市长才被罢免,但其实法规载明就职1年后才能提出,韩却没有以此反驳那些无稽之谈。未来国民党举办的政见发表会,恐将会对韩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韩能不能讲出一套所以然,会是民众评价的地方。

  至于郭阵营的表现,林忠山认为,郭台铭的起手式“国防靠和平,科技靠研发,市场靠行销,未来靠打拚”这四句话打响了郭参选的高度,但可惜的是后续的策略却是错误的,没办法让民众看到郭台铭的高度,包括没有将这四句口号的具体落实政策等,反而跟着韩国瑜的庶民群众策略走,这怎么可能赢得过韩?

  林忠山认为,郭台铭是鸿海集团的董事长,民众期待的是一个有高度的人选,在韩国瑜宣布参选前,民众几乎把郭视为国民党的救世主,但现在呈现给民众的郭台铭,却完全与郭的优势背道而驰。为什么不找一批人来谈台湾的整体问题在哪、怎么治理,让民众知道郭的策略与高度、望之若渴,反而去开箱豪宅等,这是很错误的策略,在庶民的感受上是没有效果的。

  林忠山建议,台湾社会最重要的是中产阶级,而郭台铭显不出高度会是最大的隐忧,或许郭可以找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座谈台湾的发展,并整理出自己治“国”的一套策略,也把参与的能人聘进来,只要在政见发表会上把整套“国家”治理的东西拿出来,就会是很大的优势。

  被问到怎么看蓝营铁盘军公教人士对韩国瑜、郭台铭的支持?林忠山说,原则上军公教比较挺韩,因为在去年的地方选举,韩国瑜打响了“夜袭”这首军歌,一定程度上已经买到了军公教的心,对郭台铭来说,在军公教心中的情谊不足,因此整个军公教几乎是倾斜挺韩的。

  林忠山指出,目前的整体情势看起来,韩国瑜仍是赢过郭台铭,但还会有两种变化,包括王金平不参与党内初选,王的支持者可能灌到郭身上,但郭、王彼此支持者就有些重迭,都是精英阶层支持者较多,郭、王合体还不一定会赢韩;另一方面,民进党的铁绿也会因为韩在之前选举已被检验过,而郭台铭则还未被检验,因此铁绿会灌票给郭。郭台铭本身的支持度,再加上王金平支持者的转移,及铁绿民众策略性投票的情况下,郭台铭与韩国瑜就有可能打成平手,最后民调差距恐不会超过5%。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